经济只是棋子(2/3)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是让大家认识、认同、理解、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比如,餐馆要介绍自己的特色菜,如果没精打采地说出一个菜名。试想,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很明显,是持怀疑态度的。就我自己说来,遇上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觉得他的特色菜是真好。但如果店家造出一定的‘势’,介绍时很有热情,或将这道菜拍的一组照片给你看,都是造成了一定的‘势’,在这样的‘势’影响下,你改变主意、接受他的介绍,准备尝一尝的可能性会有多大?百分之七十还是百分之八十?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长江三峡大坝蓄水量有多大,突然放出来会将下游都席卷而走。但要是有计划地排水泄洪,这些水会沿着河床流到大海。这也是‘势’的不同,效果出现不同。其实,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镇,甚至一家两口,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怎么样将不同的想法都收拢起来形成合力?最紧要的就是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聚集力量,形成‘势’。势如破竹,哗啦啦一瞬间将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好,而不是拉拉扯扯地纠缠不休、争议不下,大家都扯皮去了,工作怎么推动?诸般道理,其实都是一致的。”
周玉波也察觉到自己说着有些走样,便收下话头。在这里,主要说一些经济方面的事,如果将个人在处理工作的习惯带进来,不免给人笑话。不过,很多人受到千亿项目的影响,反而对他说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一些。停下来,立即有人拍手鼓掌。
周玉波笑意但没有丝毫得意地跟那些人点头,以示感谢。
杨冲锋没有固定目标可看,又不好表现出四顾张望,让周玉波发现自己特殊些,注意到自己的存在。稍偏一点头,能够从间隙看到坐在第二排的顾雪琪的小半边脸,从脸上的表情看出,似乎带着一点笑,只是看不到这笑是欣赏的还是讥讽的。
以顾雪琪的视野,对那个千亿项目有什么样的感观?杨冲锋确实很关心这一点。毕竟,他的感观多少带有一些黄家阵营的态度,这种因素不容忽略,或许会让自己有错误的判断。当然,顾雪琪在香港有着超级大的家族背景,可顾家会不会跟京城周家在政治和商业利益上有一致性?在千亿项目里,会不会就有香港顾家的一份?这些资料确实弄不到。
突然,会场安静下来,偏偏这种冷场却是周玉波的胜利。杨冲锋不知要不要支使周善琨提问,让周家过早发觉自己对他们关注,不会是好事啊。
“其实,可以将这个问题拓开一些来讨论,把自己心里想法都说出来。”钱教授突然说,让杨冲锋心里一动,这是不是一种态度?
钱教授一句话,将寂静打破,周玉波有意地对钱教授笑笑,表示赞成他的提议,也表示对钱教授的感谢。只有将千亿项目的话题炒起来,才会有更多大关注,周家也才有更多的机会。
“填海造地,确实是对现有一些高新区、经开区、开发区的新模式、新思路,好就好在不会占用之前的耕地。拆迁工作也好省了,会减少很多矛盾对立,降低项目的社会成本。”一个人说。
“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项目不会损耗现有耕地,利益在千秋啊。”
“大魄力、大气概……”
“规划和实践都很有预见,高瞻远瞩……”
一片叫好声很自然,杨冲锋也听到了,不知是不是这些人之前跟周玉波等先就见过面。有人捧场叫好,是很普通的戏法,杨冲锋相信明智的人都会看到这点。好在这些人也不会将话题引深入,鼓噪而已。真要请动几个名人出来帮着宣传,那才有更大效应。
但周玉波事先不可能想不到这些,却没有见人呼应,是周玉波对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