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班(2/4)
在人手上,如今江北省也渐渐形成自己的底班。最突出的当然是平通市,那一套人马也是省里其他人想参插进去都难以做到的存在,完全是自己的大本营,也是自己工作四五年来的硕果。杨冲锋不在意水对平通市的议论、妒忌与羡慕,在国内只要稍突出的利益团队都会有这种存在,何况平通市在经营理念上完全是对外开放的,干部工作的考评也完全是公开、开明的。华英市的一套人马,在何森、周善琨等工作推进中也渐渐形成,这一套人马培养成型,让自己手下可用的人一下子显得更充裕。
省里这边有何长宏到来后不仅是在江北省有呼应,放在更高层面上也有一个实力强劲的人。而这段时间刘潇然、曹阳、田方仕、吴洋、魏征路、滕文韬、冯书仪、张浩等一批人渐渐成熟,在思想上、价值取向上都认同这边的做法,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展示出很不错的能力,有较大的发展潜质。
有了这些底班做支撑,杨冲锋知道自己在省里的工作推动会顺利,也不急于将手下的一批人扩张队伍,主要是工作所需应运而产生的人才,才是有必要和能够经受考验的。刻意去扩张吸纳人圈子,那些人未必是今后支撑起来的,杨冲锋也不想让人抓住这样的籍口。
对江北省这边的布局明确之后,对工作的推动与把握当然有更清晰的掌控。对刘明新要扩展地盘,即使在平通市、华英市、上江市、省城这边安插忍受都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这次常委会上为什么会如此配合刘明新的原因。
过一些日子,何长宏回来负责江北省经济建设工作的副省长消息传开,在省里会不会引动另一种思潮对刘明新和张韬鹏都会有较大的冲击,刘明新那边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张韬鹏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那里的先沟通一番,要不然心里有疙瘩对何长宏回省府后工作开展也不利。
此时,杨冲锋的底蕴跟实力或许还没有张韬鹏这样经营多年实力强,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却不是张韬鹏阵营所能够抵挡的。胡晋南等人如今跟刘明新的接触已经明显,在江北省新的政治格局也渐渐显露出清晰面目来。
这样的格局早一些形成并稳定下来,对江北省的经济建设工作也是有利的。下面的人才会思想安稳,工作的目标也才能确定。国内的政治和工作思想,本身就是阵营的存在,没有加入阵营的人就将成为孤魂野鬼,在政治上不会有任何发展与前景。这样的共识背景之下,江北省这些阵营的存在及早稳固,才是做好工作的大前提、大背景。
长吸一口气,站起来活动一下,将办公桌上的电话提起来,给张韬鹏打过去。却是向笛接听。杨冲锋问张韬鹏是不是有空,向笛手捂着电话请示张韬鹏,张韬鹏也是一肚子的话要问杨冲锋,便点点透。但等向笛说了后,又觉得很多话说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彼此之间本来是因为利益而进行合作,之前是张韬鹏在主导彼此的合作,但如今还能够主导既然杨冲锋的阵营羽翼已成,渐渐丰满,还有多少余地给他们进行合作
平等合作的姿态也不是张韬鹏不能接受的,从杨冲锋出现在江北省之时起,他的强势就已经不能压制,到如今还有什么资本来左右或影响到他之前的所有合作,很多都是不得已的选择,如今又有多少选择留给自己
一贯势弱的张韬鹏也没觉得自己受到多大的挑衅,之前李雷、胡晋南等人的存在,如今换成杨冲锋,这样的结果对自己说来还是有不少利好的一面。与杨冲锋之间的敌对一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