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突袭(五)(2/4)
下令后,两架天权率先下降至一千米,同时三架海轰七也降至2500米高度,机枪手开始进入战位,投弹手和导航员钻入弹仓,检查刚刚出厂的“滚雷无电线引导炸弹”。这种炸弹和德国的弗里茨X原理一样,但外形不同。全重一点六吨、装药两百公斤TNT、头部尖锐、橄榄状弹体更细长、没有环状尾翼。四片尾翼曾十字星状,且比较宽厚,尾翼末端有四组红色灯泡。炸弹投出后,控制员能通过尾翼的红光来判断轨迹,并用无线电控制方向舵,实现较高命中率。当然,要想用好“滚雷”,必须使用专用瞄准具并进行长时间训练。
轰七模板来自B24,算不上纯正的战略轰炸机,相比原型,机身更宽更扁,弹仓也更大,可携带十吨级的超级炸弹。为人诟病的弹仓卷帘门也被改为传统向外打开的硬质舱门。但不得不说,轰七的机体结构强度和耐揍能力还是不如B-17,这不是技术和制造的原因,而是上单翼飞机本身的缺陷,不如下单翼飞机强度高。不过对付日本还是可以的,因为日本战斗机普遍装备的是7.7毫米机枪,虽然射速快,但威力实在是不怎么样。
和往常不同,周志开并没采用俯冲急速下降的战术,而是缓慢盘旋逐渐降低高度。这是因为“滚雷炸弹”和传统炸弹不同,无需低空投弹。如果不是夜晚,甚至可以从六千米以上高度投弹。
一百多公里飞机来说也不过几分钟,等周志开下降到2500米空域,佐世保港终于出现在眼前。
和岳鹏说的一样,今夜的日本很乱。不算激烈的宗谷海峡拦截战让日本海军吃了个小亏,连幸存人员都没找到,到现在都没人知道到底是下面军官自作主张,还是中国栽赃诬陷谁也不知道,所以高层在提前动手和等待山本五十六主力就位后动手间犹豫不决。加上事发突然,所以战备警报发布后,佐世保港依然灯火通明,水兵们忙碌着为各艘战舰补充物资。高须四郎中将站在交通艇甲板上,手扶佩刀脸色严肃。作为第二战队的指挥官,在后面的一天一夜里他要面对中国海军第一舰队的三艘北京级战列舰和两艘航母。虽然数量上是四对三,还有那霸的两艘帮忙,但他却没有任何言胜的把握。因为北京级大改后已经换成九门L50/380毫米舰炮,无论口径还是威力都能压制他的四艘扶桑和伊势。
顺着舷梯爬上旗舰扶桑号战列舰后,军官们都已经等在甲板上。“支那人有动静吗?山本大将到哪里了?”高须四郎向参谋长福留繁询问情况。
“支那人已经开始动员,有四艘巡洋舰离开青岛和旅顺,但三艘北京级战列舰和航母都没离开。”福留繁大佐递上电报:“这是山本大将发来的电报,他已经在全速赶来,二十小时后就可以抵达。大将要求我们确保黄海和对马海峡的安全。”
听闻中国第一舰队的主力还在青岛,高须四郎摸摸额头心底松口气。扭头看向正在接受补给的几艘军舰,问道:“还需要多久?”
“三个小时。”
“好的,我先去休息一会,出发时来叫我。”高须四郎说完,向司令塔走去,但走了几步却又停下,手指四周的照明大灯:“让所有准备好的战舰熄灯,岸上的灯光也要熄灭一些!这样太亮了,会将支那侦察机吸引来。”吩咐完后,才钻入船舱。
福留繁立刻去舰桥传达命令,但就在扶桑号打出灯光信号,要求减少光亮时,一阵轻微的飞机马达声随风而至。“支那侦察机!”一名参谋率先大喊起来,在他的叫喊中,两架天权已经从黑暗中钻出。突然而至的战机让佐世保先是一愣,然后迅速拉响警报。随着警报响起,无数准备休息的水兵冲出居住舱,钻入炮位,连刚脱掉外衣的高须四郎都重新穿好衣服。“中将阁下,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