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814章 中亚大会战(7)(2/3)

存的,所以他需要面对两线甚至三线作战的压力。”

罗斯福虽然知道他说的有道理,战争不会短时间结束,美国和自己还有足够的机会。他真正担心的是大西洋!如果斯大林输掉这次会战,势必会导致欧洲方向的虚弱。为何避免两线作战,莫斯科就不得不去示好德国。对英法甚至美国来说,德国是危险地,但不是致命的,因为德国太缺乏资源,连起码的石油都凑不出,铁矿石也需要靠挪威。但如果苏联用这些换取不开战,甚至直接结盟!那对于大西洋来说,恐怕就是一场灾难了。

如果出现那样的话,美利坚恐怕不得不做出选择,所以想了想说道:“哈里,帮我打个电话给马歇尔,全面且详细的掌握这场战争的进展!另外,帮我联系参议长,是时候增加军费开支征召更多的士兵了,我有预感,美利坚被迫卷入战争的时间恐怕会比我们估计得更早!”——

中亚的战争,如火如荼。为尽快的打开局面,被誉为红色炮兵之父的库利克发挥出看家本领,在规模最大的东哈萨克战场,总计投入了1点5万门的各类火炮、以三个机械化军的2千辆各式坦克和6万骑兵为箭头,发起了疯狂地进攻。

数百万发的炮弹,铺天盖地的砸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地表,变成了月球表面,到处都是爆炸的坑洼和残骸。在这种强大火力下,苏军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短短72小时就已经向东推进了120公里。卡伊纳尔、别斯塔马克、巴尔沙特斯等等,上百座边境小镇迅速的沦陷,数以万计的国防军士兵被突然从天而降的炮弹炸得损失惨重,不得不大幅后撤,这让正恼怒宣战延误导致国际舆论被动的斯大林欣喜若狂。

对苏联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会战。欧洲的局势正处于微妙时刻,德军在波兰之后迟迟没有表现出新的战略方向,让斯大林很担心德国会趁机进攻苏联。所以此战他是不能输的,一旦输掉就意味着欧洲方向会出现巨大地实力真空,也意味着英法用苏联牵制德国想法将随着苏军失败渐渐失去兴趣。所以斯大林的命令很简单,进攻!进攻!全力以赴的进攻!在这样的思想下,库利克几乎是不计代价的发起一波波猛攻。

与之相反的是,徐树铮领衔的西北战区哈萨克方面军却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战术。即使掌握了制空权,也没有贸然地发动反攻。只是利用空军配合一线部队不断地狙击和消耗苏军力量,还采用坚清壁野的手段,以塞米巴拉金斯克-卡拉库姆要塞(阿亚古兹)-阿克斗卡这条中轴线为准,将西面的数百个城镇全部撤空,物资烧毁,铁路和公路挖断,以此延缓苏军的进攻脚步,诱使苏军投入更多部队,为反攻争取时间和机会。当然,空军也不会因为故意减小战术行动而放弃进攻,反而从第二天起,集中1千3百架轰五,分别对巴尔瑙尔、卡拉干达、塔拉兹、突厥斯坦、塔什干、杜尚别、赫拉特、马什哈德等苏军战略要地发动连续的大轰炸。

同时,为减小西北压力,波斯湾集团军和阿富汗集团军也同时向库姆和赫拉特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战争进入第五天后,波斯湾集团军的60架轰七轰炸机还首次出击,轰炸了被誉为高加索南大门的大不里士和马什哈德,并炸断了高加索铁路和马什哈德至德黑兰铁路。

但空军的局限性还是在这轮进攻中逐步显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东哈萨克和中亚等地缺乏大中型城市,无法利用城市导航,而且还缺乏无线电导航基站,所以夜晚轰炸的精度很低。这个缺点被苏军迅速利用,频繁的利用夜晚实施进攻和转移,不断扯动国防军的防线。而在白天,由于西北司令部需要故意引诱苏军深入,所以也没有投入全部的空中力量,一直采用小规模支援的方式帮助地面部队。

战斗,进行的异常胶着,每一个阵地都需要反复的争夺。虽然一线将士并不知道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