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780章 帝国之疡(九)(1/3)

白崇禧和张志丹相视一笑。

蒋方震出任国防大学校长十几年,一直以铁面无私管理严格著称,凡涉及到军校事宜,连总统和总参谋长都拗不过他。所以能听到这位向来不夸人的校长单独夸赞空军的运输能力,两人也都笑了起来。

说实话,随着这几年国内航空业迅速发展,他们这些将军都知道空军很强,但具体的强到什么地步却很少人清楚。只知道为了发展空军,军队和国家都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人力、财力和资源向航空倾斜后,必然会导致其它方面不足,陆军梦想的6万坦克海被砍成3.5万,取而代之是价格便宜,但防护机动均不足的装甲车(反坦克歼击、半履带、轮式等等均被列入装甲车之列)。海军20艘航母和40艘巡洋舰计划仅得到12艘和26艘。最惨的是汽车制造业!截止去年国内所有车辆和摩托车总年产约200万,但在进入军备经济后,其中80万辆的产能正逐步转化为航空制造业。有能力的做总装,没能力或者能力差的就按图纸制造标准化零配件,这导致汽车业年产量猛跌4成。也就是说,在战争结束前,如果现规模不变的话,那么每年能投入民用市场的车辆不会超过30万辆规模,远远无法弥补目前每年180万以上的需求。

当然,这些事情还都是绝密,表现出来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只有当中国加入进来,所有人才会知道中国掌握着什么。

随着傍晚训练的战鹰一架架归航,蒋方震和沙特王子,现任沙特国防军总司令本阿齐兹,以及从德黑兰赶来的伊朗王子巴列维一起,搭乘中国西北航空公司的KC2客机前往印度海德拉巴,汇合穆盟领导人真纳和印度国家**党主席钱德拉,回国参加即将召开的亚洲解放阵线大会。

蒋方震一走,受伤休息几个月的张志丹也乘飞机回西北。别看他平时嘻嘻哈哈,但贝利亚这两颗子弹是无论如何都要还回去的。两人走后,沙特这边就剩下国防军波斯湾战区总司令兼第四军军长白崇禧、22舰队司令朱斌侯、国防军波斯湾空军司令赵美航三人。

朱斌侯闲不住,丢下一艘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后,带主力去印度洋训练。赵美航是欧战王牌飞行员,和薛慕华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空军狂人,眼中除了宝贝疙瘩的飞机外容不下其它东西,所以光顾着扩大基地、修建机库和加强适应训练等工作。遇上两个撂挑子的家伙,白崇禧这位“光杆”司令也只能自叹倒霉,带一群提前赶来的参谋接管了庞大复杂的准备工作。七天后,丙字船队顺利抵达,同时抵达的还有调给22舰队用于日常巡逻和护航的15艘领海级护卫舰。一百多艘货船需要装卸,70万吨弹药装备等物资要尽快入库,还必须赶在日本翻脸前为船队塞上450万桶成品汽柴油和润滑油,以便让人家早点回去。

还没等这波忙完,从美国、巴西和智利等国采购的粮食设备又挤了进来。人手不足的他不得不找伊本沙特,调来四千多沙特士兵来帮忙。等安排好装卸和转运的事情后,他又派人去德黑兰通知李晋小心戒备。毕竟这么多船只进来,连英国都连声抗议,苏联要是没想法才怪呢,所以驻伊装甲教导营要万事小心。

德黑兰东郊的坦克训练场上,四辆外销型31坦克在沙地里左冲右突,当千米之外竖起靶标后,四辆坦克迅速停车。等炮口转向靶标,上下摇晃几下后,四枚穿甲弹猛然冲出炮膛。每一次开炮,重重的坦克就会抖一下,扬尘细沙硝烟弥漫。“2号车打中,其它脱靶。”训练场一角,身着沙漠军装,头戴黄色贝雷帽的冉南轩撇撇嘴巴,插好派克钢笔笔套将统计表交给在旁观看的李晋。

他和李晋都是四川人,1923年入伍,四年后考入保定陆军装甲兵学院,是第十五期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装甲师,因国内与伊朗达成的石油协议中有出售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