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苏德靠近(2/4)
如果不是南线还在控制中,现在甚至已经可以宣布失去被认为亚洲最后希望的印度GC党了!
要知道现在战争规模还被双方默契的控制在阿富汗这个小圈子里,如果按照此战的表现,一旦全面开战,漫长的东方战线还能挡住敌人吗?中国军队能克服阿富汗山地后勤,就不能克服天气障碍?更让斯大林气愤的是,昆都士战役中除了常年驻守在外的71师和争夺城市时表现不错的朱可夫57师外,其它部队根本就没一点斗志。尤其是耗资巨大组建的第36摩托化步兵师,更是才打了几天就举手投降!要知道,整个东方战线也只有三个摩托化步兵师,36师曾被认为是仅次于坦克师的绝对主力!可就是这个绝对主力,在巴格兰白送给对手一百余辆坦克,三百多支机枪、上百门大炮和六百多辆卡车!!
除了对红军作战能力下降的怒火外,中国国防军优势的技术装备更是让莫斯科隐隐发寒。安装70毫米炮的中国新式坦克一出现,就将十年来制造出的两万多辆BT5、BT7和T26等坦克全部扫入垃圾桶!而“化蛇”战斗机,更是让苏联的伊-15和伊16成了靶子。在坦克师的编制和战术上,国防军也展现出非常高的造诣,说明对方研究坦克和装甲作战的时间,要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还早!这种技术上的巨大劣势是无法迅速弥补的,所以更让每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压了块大石。士兵能招募,苏维埃的精神可以振作,但总不能让士兵们用木棍去对付子弹吧?
在座的人原本都以为,工业规模已经居欧洲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虽然进展缓慢但好歹在进行中的苏联肯定比白手起家的中国发展得快,最起码也是持平。却没想不知不觉中人家已经建立起了巨大的技术优势,这些技术即便是放在英美都毫不落后。要知道!苏联即使经历数年的内战和清洗,却依然保留下了数十万接受西方工业教育的知识分子,各类学术学科人才超过十万,技术工人一百余万,还有沙俄留下的五百万吨钢产量的底子。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只有寥寥几千所谓的洋务留学生,几家利用欧战各国援助建立起来的工厂,识字率连苏联最偏远的地区都不如!
所以这个耳光打得太响了!提出工业强国,提出五年计划,创立举国工业体制的苏维埃却比不上目不识丁白手起家的中国,将来还怎么直接对抗更强大的英美?这种挫败就像是登上一座高山,自以为站在世界最高峰,呐喊高呼兴奋雀跃时,却突然发现远处居然还有座更高的山,山上的人仰着头,对着你吐出四个字。
“你还早呢。”
脸都没地方搁了!
至少在这个会议室内,已经有人怀疑斯大林的举国工业体制到底合不合适。为建设工业,违背自然规律,耗费百亿卢布,革命清洗数百万的富农,这些代价真值得吗?贝利亚偷偷地看着斯大林,悄然间将背往后缩了缩,继续埋在那个现在还无法撼动的身影后面。
“战线已经稳固下来,我已经下令从里海和高加索抽调5个师加强阿富汗南线力量,从西南军区抽调3个师和1个坦克军增强铁尔梅兹的防御。”伏罗希洛夫讲解战况时,不断地用眼去看斯大林,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希望得到指示。但斯大林这次却很反常,除了脸色差点外,语气居然非常的平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刚从那里回来,说说看情况吧。”
沙波什尼科夫站起来,一脸的颓色。他是斯大林最信任的军官之一,素有红军大脑之称,但这次却栽了个大跟头,而且这个跟头还让他无话可说。别人眼中他此次上阵有些仓促,时间上来不及作出调整和防御。但他却很清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