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大订单的诱惑(2/5)
北京号的海试和成军大约需要1年时间,第二批两艘即使提速,服役也要等到1932年底。也就是说,到那时海军水面舰队将拥有4艘北京级、4艘安海级、4艘航母、8艘重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和62艘驱逐舰、58艘潜艇为主的打击力量。
海军强大是后世每位中国人的梦想,但海军烧钱的速度连他都很肉麻。从1920开始,连续两个五年海军计划中,海军把全部装备都洗了个遍,总计建造各类舰船177艘,总吨位达到75万吨之巨,全部造价连同人员培训和基地建设在内高达26亿民元!
从整体看这个数字占工农总产值的比例很小,但考虑到从1920年起需要为国家建设让步,平均每年军费预算只有12亿民元,这笔钱就不得了了!要知道,为维持军队,每年人员开支就占去5.5亿,后勤维护训练和科研又瓜分走2.8亿,每年可用于新装备采购费用连4亿不到,足见海军在这十年里烧掉了多少钱!!如果不是陆军故意纵容商人进入苏联东西伯利亚地区疯狂采挖黄金等矿石,纵容对苏联的白酒等高利润走私活动,加之阿富汗冲突后大卖特卖老式库存武器,说不定三军内部自己先开打了。
即使这样,陆军8个装甲旅大部分还都是老旧的T1和T2坦克,空军大半还在飞木头帆布,连通用机枪、榴弹枪、半自动步枪等等新式轻装备都不敢普及,更别提飞机大炮坦克这些新式重型装备了,只能凑出几个拳头旅团来撑场面。
军队为国家牺牲太大了!这种牺牲是外界无法看到的,所以上次通气会上他说要增加军费开支的消息,喜坏了艰苦10年的国防军将士。
还好,大逆转的时期终于来了!
“九如,朋西。法国之行收获如何?”
甲板上除了杨秋外,还有刚刚从法国参加完施耐德航空展回来的冯如和周厚坤等航空代表团成员。虽然前10年军队采购因经费限制不算多,但杨秋对航空技术却格外关注,在外人眼中甚至已经达到痴迷的地步。
施耐德航空展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展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展示本国航空技术的舞台,说起这次参加航展的经历,冯如等人都神色兴奋滔滔不绝。虽然此次国内三大航空制造商拿出的不是最尖端技术,但还是在欧美引发了强烈轰动。
重庆流星公司不用说了,主推的猎鹰丙战斗机、信天翁1924运输机和雷公轰炸机因为在阿富汗战争中大放异彩,所以即便恰逢金融危机爆发,依然获得372架的总订单。至于空客和北方雷神公司拿出来的KC-1型客机和天枢-2型通用飞机也同样大放异彩。
KC-1不用说了,单笔最大43架,总117架的订单足以说明其颠覆性的设计理念。而仿造后世运五双翼机的天枢-2型通用飞机因良好的低速性能,1000公里长续航和多用途性型,同样获得122架的订单。这还不包括国内,仅KC-1国内十几家航空公司就联手下了72架的订单,而天枢-2更因为多用途和操作简单安全,已经售出318架农用型和88架邮政货运型。
要知道飞机产业属于暴利产业,一架KC-1生产型成本14万,国内售价16万,还能获得1万元的国家财政补贴,等于卖一架净赚3万。出口型售价是18万,净赚5万!难怪周厚坤红光满面。这次拿到的国内外总订单足以让三家公司忙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这还没算军方订单,去年起海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