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向自动化迈进!(3/3)
就在大家各执一词时,姗姗来迟的由胡德号和反击号组成的“帝国巡游舰队”终于抵达远东,南中国海由于这两艘巨舰的加入,大英帝国终于长舒口气态度越来越强硬。面对不利情况,杨秋最终只得愤恨的在合约上签字,答应让西南矿业公司出售35%的股权,且保证不会在油田内驻扎军队,但必须允许中国海军对油轮船队进行护航,并且石油公司自己的保安力量不在限制之列。最后他还拒绝实力更强的英荷壳牌公司,以5000万美元将其出售给哈弗斯石油技术公司。
完成这一切后杨秋才前往荷兰,就苏门答腊油田等问题和荷兰政府进行正式磋商。面对中英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被吓得半死的荷兰政府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英国揽下苏门答腊油田股权,并和杨秋签署了《中荷关于东印度地区矿石出口和勘探协议》,准许中国企业进入荷属东印度投资。当然,这个小霸王仗着英国撑腰,提出所有中国企业必须缴纳资源重税,还要将部分股份交给巴里巴板殖民政府管辖等等条件。最后在西南矿业公司提出修建码头和铁路等设施时,又狮子大开口硬生生讹诈300万美元的建设审批费用,马奎气得七窍生烟的时也争取到砸油田附近修建一座临时机场用于对外联络的许可。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西南矿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海湾石油公司,开始开发苏门答腊油田。与此同时,杨秋立刻让吕碧城将华辰石油公司拥有的沙特油田也出售给海湾石油公司。这样一来海湾石油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石油公司。而华辰石油公司也在出售后专注国内石油开发,并正式上市成为全国第二大石油公司。由于沙特油田储量一直没公布,并且数年来都产量极小,所以外界对海湾石油公司的关注依然集中在苏门答腊油田,却并不知道这家公司其实已经拿下南洋和波斯湾最大的两座油田,并且开始秘密在波斯湾其它地区进行探油工作。
解决油田后,杨秋留下贝祖贻和张彩监督自动生产线交付工作,才又重新启程开始欧洲之行,并与11月7日正式步入困境中的魏玛德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