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出兵时间(2/3)
他不说大伙也清楚,限制西北和北方发展的最大苦恼就是资源和运输。目前全国钢产量远跟不上需求,水泥厂建了一家又一家却还是不足,更要命是进入北方的道路艰难,没有铁路很难想象能将上万吨钢轨和必需物资运过来。
“正太线从太原延伸至包头已经开工,照计划是三年后完工,即便增加一倍人力和资源,这段山路也至少两年才能完工。京张线延伸至包头也开工了,可那边道路更难,四年已经是最短期限。”詹天佑不是只关心铁路的普通工程师,他明白国家建设必须配合国防需要,包库铁路和陇海西线事关国家北方安危,既然杨秋突然找他来,说明北面肯定有大事会发生,想想说道:“其实要想迅速打通包头至库伦也并非不可能办到,但那个方案浪费太大。”
说道:“如果不计成本,完全可以用日本修建南满支线的办法使用窄轨,因为窄轨通行效率低货物运输量小,所以对路基的压力很小。日本当年为赶工还曾直接用干草混合泥土筑基,将枕木放在上面,这就减少粉碎石子和水泥的用量,只需要把枕木和铁轨运来就可以。从包头前往库伦直线不过800余公里,按照日本当时一年400公里算最多两年半就能完工。要是换标准轨估计要四年,还必须解决水泥、碎石机这些大件的运输。”
花几千万修一条注定要被废弃的铁路这种事民国还玩不起,何况将来包头要被建成重工业基地的,窄轨根本撑不起那么庞大的运输量,所以杨秋否决了窄轨方案,但他也没说为何突然想加速这条铁路建设,谢过詹天佑后带头向军官会议室走去。蔡锷跟在身后望着背影暗暗皱眉,他知道杨秋做事向来有计划,而且经常是提早几年就开始部署,此番突然提出要加快修建包库铁路难道说准备对俄国动兵了?
抵达会议室后军官全体起立,杨秋扫了眼角落中的李烈钧后坐到当中,不等众人开口对随行的蔡公时做了个手势:“大家先听听情况吧。”
蔡公时将这段时间整理的欧洲战报拿出来,走到地图前指着说道:“最新消息,五天前德军已经兵临法国贡比涅北面约30公里处,距离巴黎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英法虽然已经稳住防线当却损失13万余部队,且德国看到机会后已经开始向这边抽调更多部队。已经有确切情报,德国总参谋部计划年底前要发动西线总攻,所以最近开始猛攻俄军,希望在冬季到来前将俄军赶出波兰和加利西亚地区。所以这段时间俄国国内非常混乱,已经总计爆发上百次大大小小罢工和起义事件,而且陆征祥公使发回电报说,因为前线不妙尼古拉二世已经考虑年底御驾亲征!”
“皇帝御驾亲征?!”
吴佩孚和众位军官都倒吸口冷气,就连角落里的李烈钧都大皱眉头。御驾亲征从来都不是小事,非必胜之战或亡国前兆没有谁会这样豪赌。俄军在东线本来就不占优势,国内更是三番四次出现罢工和暴动的事情,这种情况御驾亲征恐怕非吉兆。
蔡锷一直在关注杨秋,当听到这里突然皱皱眉,心道难道他准备趁尼古拉二世御驾亲征的机会出兵库伦一举收复国土?那岂不是公然践踏了中俄协约吗?英法会怎么看?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很多,但西北战区参谋徐树铮却截然相反紧握拳头。眼看全国安定几乎没什么大事,唯有库伦这块心病让众多军官垂涎欲滴,要是能借此机会立下这个功劳,自己肩膀上也该佩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