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377章 在欧洲(上)(2/3)

了一场又一场可怕却辉煌的战争,我采访了很多和他们熟悉的巴伐利亚一战老兵,所有人都指向一个时间。1915年6月12日,这是第二次阿图瓦战役发生大转折的前一天。五支从莱茵河赶来的预备役机动步兵师已经到达他们身后等待命令,118辆可怕地钢铁巨兽搭乘火车正在越过比利时和法国边境。那天,中国班所在的巴伐利亚16团3营得到了一个命令,而传达命令的正式那个令人讨厌的小胡子,然后……一个执掌东方半数钢铁洪流的小组诞生了!”——辛格纳-桑普森,美国自由撰稿人。

“那是一匹枣红色顿河战马,元首从那时起就喜欢上哥萨克和顿河马。”一位当时在场的巴伐利亚老兵是这样回忆的。可事实是马背上的阿道夫阁下却正在思索要不要宰了它,因为这匹该死的斯拉夫战马不懂伟大普鲁士帝国的战斗意志,竟然在去前线的路上脚下发软摔一跤,耽误整整十分钟。

“海菲尔德上尉,团长需要您和您的营去支援大桥,无论如何都必须保护大桥直至明天中午。”阿道夫阁下跳下马飞速冲入营部,这位因为给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写信要求上前线的年轻奥地利裔传令兵在团部很有名,不仅仅因为他刚来就升为下士,还因为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据说能背出好几本尼采的巨著。

但海菲尔德营长却讨厌尼采,因为法国人印制尼采书籍时使用了粗皮纸,根本没法拿来擦屁股。当然,他更讨厌这个任务:“这是真的吗?让我们一个营去保护大桥直至明天中午?上帝!对面有两个团的法国蠢货!”“抽不住更多部队了,援兵需要半夜才能抵达,铁路桥对我们的反攻非常重要。”

“好吧,这是个该死的任务。”这位来自巴伐利亚的预备役上尉点点头,和所有德国军官一样出发前满腹牢骚,但接过命令后却变得刚毅冷静,在他的命令下三营迅速做好了出发准备。

“刘明昭。”阿道夫阁下每次看到军队出发都满眼激动,哪怕这仅仅是个普通的步兵营。当他看到正在收拾东西的中国班时立刻大喊起来。不得不说,他非常有语言天赋,短短几次接触就能用比较准确的发音叫出刘明昭的中文名。

刘明昭他们也认识阿道夫,甚至关系还非常不错,因为身处战争泥潭想要得到外界和祖国的消息就必须依赖这些传令兵。龙云将一支从法国军官手中缴获的手枪扔了过来,刘明昭接住后递给了阿道夫:“阿道夫下士,这是送给你的战利品。”

“是法国蠢货的吗?”

“是一位上校,我们抓住了他。”

“太棒了,我很喜欢。”此时的阿道夫还是个有为青年,没太多的种族歧视观念,对帮助自己国家的人都非常欢迎。当然他也带来了回馈,从随身小包中抽出厚厚一叠报纸上剪下来的东方消息递给刘明昭。身在万里之遥的战争漩涡中,能得到来自家乡的消息让中国班沸腾起来,但还来不及多看几眼海菲尔德营长叫喊起来。

“来吧,跟我出发!”

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低沉浑厚的声音却是那样催动人心,这就是德意志军人!他们拥有最好的战术素养,最严明的纪律,最好的装备,更有钢铁般的意志。已经在战壕里和他们摸爬滚打生死与共快一年的中国班,也在一次次鏖战中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部队开始向五公里外的铁路桥走去,片刻后欢呼爆发了出来,仰头看去数架印有铁十字标志的海东青如鹰隼般迎向索姆河对岸出现的法国纽波特机群。

张彩也是民国派遣生,他和另外15位伙伴是专门来学习飞机制造和驾驶的,开战后也按照当时的约定被编入德国飞行队。看似身处战场耽误了学业,但实际上在和那些专业机械师们维修飞机时,学到的东西比课堂几年还多。这一次,他的任务是配合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