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国社(三)(2/4)
所以派观察员让军官先去亲身体验,才能累积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将来面对如此规模的战争也不会手忙脚乱。
张孝准是首批即将出发的军官,说道:“外交部和总参谋长已经和英法达成协议,由我、岳鹏和蒋作宾分别带队分三批前往,总计向协约派遣500位陆军和海军观察员。根据情报英法最近在达达尼尔海峡和阿巴香地区活动频繁,似乎在准备进行两场大规模反攻,所以第一批观察员三天后就要启程,尽量别错过这两场大战。”
达达尼尔海峡,加利波利战役……想到这两个词杨秋也挠挠头。
这场完全是丘胖子个人意志的战役注定会成为协约国的阿喀琉斯之踵,除了高达百分之五十的伤亡外还将带来一个非常可怕且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导致西线连续几次发动反击都人手不足,尤其在德国投入毒气弹后更是严重,一度使得整条西线都摇摇欲坠。平行世界中,也就是因为这个错误导致英法人力资源开始紧缺,从而拉开了五十万遣欧华工的序幕。
除了海军和陆战队能借鉴外整场战役外,加利波利战役对陆军来说是乏味和僵化的,向那里派遣太多观察员只是浪费,还不如好好观察即将开始的圣埃卢瓦和伊普雷战役,所以他说道:“海军和陆战队去达达尼尔海峡就可以了,你的主要工作是去西线,此外一定要让大家注意安全!德国恐怕在最近会投入毒气弹和一些新式大规模杀伤武器。”
庚子年八国联军就在中国使用过毒气弹,所以两人脸色都微微一变,张孝准更是用力点点头。
离开枪械厂区后杨秋一行又驱车来到位于汉阳30公里外刚投产的鱼雷厂。鱼雷是海军的主要兵器之一,向德国购买潜艇时杨秋就买下了黑头鱼雷的全部制造技术,不过即便是有技术要造出鱼雷也是很难,最关键就是鱼雷引信!
鱼雷引信是一种极为精密复杂的部件,二战美国鱼雷就因为引信一度导致海军失去信心。就算精密制造技术已经很成功的欧洲,也出现很多次击中却没发生爆炸的案例,从反馈的消息看,目前欧洲舰用鱼雷有效率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航空鱼雷有效率更是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也是制约飞机携带鱼雷参战的最大问题之一。汉阳厂根据黑头鱼雷自造的360毫米航空鱼雷已经进行了十几次实验,但无一例外都是鱼雷落水后雷头引信无法承受撞击导致直接沉底,或者偏离,要不干脆击中也不爆炸。
直到去年年底大批从俄国和奥匈帝国随机器逃难来的欧洲高级技工被各家工厂雇佣吸收后,这个情况才略有所改观。鱼雷厂也是目前汉阳地区少有洋技术员和工人集中地工厂,为防止他们泄密厂区的保安工作非常严格。除了黑头鱼雷外,目前工厂还在仿造著名的德国H8重型鱼雷。这种由杨秋提供全部图纸的鱼雷是1912年设计的一种新式重型鱼雷,与1915年服役,日德兰时首先亮相,而且战败之前连图纸和生产线全部被秘密销毁,所以外界很少知道这款鱼雷。
口径600毫米,全长8米,热动力推进,携带210公斤标准TNT炸药时最大射程30节/14000米,36节时射程为6000米!这种射程和威力已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