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化工和挖钱(2/4)
最早进入国防军轨道的还是广东,驻扎在梧州早已蓄势待发的国防军得知政变后第三天就开进广东,为增强火力重庆兵工厂还紧急送去两千掷弹筒和四万枚破片榴弹,并且派技术员边打边教,在优势兵力打击下,龙济光虽有心阻拦但实力不济只能选择外围袭扰,死保广州城的打法。
所以当江西事件结束,国防军第七和第八师闽军27旅分别从福建和赣南向广东挺近时,第三战场成为了大家一致公认将最晚于四月底前就能结束战争的地区。
半个中国都被淹没在爆炸和喊杀中时,杨秋却已经悄悄离开南昌来到了萍乡安源煤矿。
阳光下的焦化厂二期厂区内,工人们正在美国技术员的指挥下调运一台从美国进口大型脱硫设备,远处临时厂棚内更是堆满了从株洲转运来的未拆箱设备。
这是当涂钢铁厂配套项目之一,因为当涂缺乏适合的煤矿,安源焦化厂产量不足,所以根据规划,安源焦化厂将被扩大数倍,设计要求要至少满足年产两百万吨钢铁所需的焦炭。焦化的副产品硫、煤气和煤焦油当然也不能浪费,以前煤焦油大部分都被作为了燃料出售,而煤气由于储存困难也都被浪费,现在就不一样了,焦化厂旁边就是一排大型煤气储存罐,建设好后这些煤气会顺管道供应数公里外化工厂。
很多人至今还不明白煤气除了烧火外还能用于化工,但杨秋却很清楚,煤气和煤焦油中可以提取苯,苯加氢制造环己烷,然后是环己醇、己二酸等等。
这就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和三酸两碱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强国的一只脚,另一只脚就是以钢铁为原料的大型金属重工业,只有当这两只脚一起站稳后,才能称为真正的世界级强国。
影响二十世纪的腈纶、顺丁橡胶、尼龙全都是化工领域的杰作。
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化工无疑在德国,其次就是美国和法国,反倒是世界老大英国在化工领域开始落后,眼看现在已经是一战前的最后好时光,如何尽快发展起自己的化工工业,最起码先把架子搭起来实在是让杨秋烦心不已。
张孝准由于要整编赣军没有陪同,除了慕容翰外,刚刚接任西南银行行长的徐秀钧和副总统办公室主任蔡公时陪同。看他呆呆望着工人安装设备,徐秀钧扭头问慕容翰:“颢玉,副总统放着战事不管,为何拉着我们来这里发呆?”
慕容翰从包里掏出两个小纸包,打开后是两团颜色差异很大的烧碱,指着褐黄色的烧碱团叹气道:“这是上月湖南新投产的湘潭化工厂造出来的,副总统是有些急了。”
经过慕容翰的解释两人才知道,湘潭、重庆和萍乡是杨秋选中的国内第一批化工基地,但煤化工设备目前采购困难,所以先建造了制碱厂、硫酸和盐酸厂。
后三者还好说,国内原材料不缺,而且老汉阳厂就生产过硫酸,所以建成后不仅抽掉老工人去指导,还从国内搜罗了一批留过学的化学工程师,再加上奥匈帝国二十几位化工专家已经开始初步生产,为此湖南化工集团还订购了十二只船用大型储存罐,专门用于运输。
但烧碱就出问题了。
《索尔维制碱法》是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的,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的同时,又组织索尔维公会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封锁保密,所以连一向大方的美国在此项上也直摇头,市场上也根本采购不到制碱设备和工艺配方,最后还是通过其它渠道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各自采购了一套设备,分别交给了湘潭和重庆。但因为自己没加工工艺流程,恰好奥匈和俄国这批中的几十位化学工程师都没涉及过烧碱行业,所以两个月下来只弄出这种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