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6章 中国远征军(一)关键之战(1/4)
这时在拉脱维亚的北方集团军群前线,正是一片宁静的时候。
从1937年5月底,北方集团军群组建并且进驻刚刚“加入”德国的拉脱维亚后,他们就同苏军沿着拉脱维亚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的大卢基地区、白俄罗斯北部的波洛茨克——格鲁博耶地区展开了长达半年的对峙。9月30日,大战爆发之后,苏德两军还一度展开过不算激烈的战斗,不过想象中的大决战却始终没有发生。到10月下旬,苏波战争胜负将分的时候,这里更是进入了世界军事史上也非常罕见的“静坐期”,一连半个月,整条战线几乎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
不过德国人却在这里集结了相当多的兵力,到1937年11月10日为止,北方集团军群的账面上一共拥有15个德国步兵军、2个中国步兵军、1个拥有5万人的意大利远征军团,还有5个俄罗斯步兵军,合计有23个军或军团,69个步兵师,拥有多达6000门大炮,总兵力超过115万!不过该集团军群并没有配属装甲师。此外在拉脱维亚邦首府里加附近,德国工兵还建立起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空军基地,里希施霍芬中将指挥的德国空军第三航空队(包括中国空军第七航空师和另外三个德国航空师)的2000架飞机就以此为主要基地。
德国人在这里集中如此庞大的兵力当然不是为了防御,根据他们的《巴巴罗沙计划》,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在德国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之后,分兵两路,通过爱沙尼亚和大卢基对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发动进攻。
或许是为了方便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将陆续到达的2个中国军、5个白俄军和1个意大利军团编组成了一个集团军,并且冠上了俄罗斯第一集团军的番号,以表明这支多国部队是用来光复俄罗斯帝国的。这个集团军的防区被安排在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交界处的瓦尔米耶拉——阿卢克斯内一线。其中3个俄罗斯军由拉科夫斯基公爵指挥,负责防守阿卢克斯内,2个中国军和1个俄罗斯步兵军负责瓦尔米耶拉,另有1个俄罗斯军和1个意大利军团担任总预备队。
俄罗斯第一集团军所在的这段战线,在过去的10月份,也同样是一副“西线无战事”的太平景象,只有很少的几次小规模出击,大部分时间更是连骚扰性的炮击都不多见。虽然战事不烈,但三国联军的高层和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波兰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沿着自己的拉脱维亚的北方边境,修建了一条延绵横亘的完整防线。所有的制高点都被改造成布防严密的机枪火力点,可以交叉射击封锁整条战线。在第一道堑壕的前沿,还挖掘了一条反坦克壕沟,设置了铁丝网、雷区和鹿砦据马等障碍物。在整条防线的后方还有多达32个炮兵团的炮兵支援火力!此外,该集团军中的2个中国步兵军还各辖1个轻型坦克团,拥有近300辆一号坦克。不过防御上的准备也就到此为止了,什么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筑垒地带等较大的防御工程都没有修建。
因为目前北线的苏军处于守势,而真正要去进攻的似乎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事实上,进攻的作战方案已经从里加的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发到了师一级的军事主官手中。根据作战方案,进攻将最晚于1937年12月初发动,具体时间则要看天气状况决定。只有等到11月东欧的雨雪彻底过去,泥泞的地面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以后,进攻才会发动。这个日子,距离现在最多也就20天来了。
……
拉脱维亚北部的森林里面,现在还是一边寂谧。雪仍然在飘飘扬扬地下着,这场雪从11月8日就开始断断续续下了起来,今天是第三天了。雪变得更大更急了,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粒,让来自中国的远征军将士们开始尝到一点俄国冬天的厉害。
一队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