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读后感——二月河清戏小说三步曲之色彩流变(2/2)
前人建功立业而后人望洋兴叹,这是真的悲哀。
我不知道作者在最初构思小说的时候,是否为整部小说系列确定了基调,但是根据阅读得到的感觉,可以反推出,它的确是很明显的分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不同时代;3个不同的时代,虽然不能非常硬一性一*的贴上标签,但是我们还是大体可以看出在这130多年的历史中,一个朝代的创业/固业/守业和败业的过程,这也大体切合了历史发展的大体方向。在小说的色*彩上,也体现出英雄的悲壮/官场的运行/道德的败落等三个波次。
社会如此,书如此,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康熙帝国”是真正的帝国,不以物盛,而以其铮铮骨气彪炳;英气纵横,人才斯盛。
“雍正王朝”是夯实的王朝,没有英雄,而歌其勤政。干臣能士,劳者用其老,佞者杀其佞。
“乾隆皇帝”是醉梦的皇帝,小丑跳梁,一簸箕豆子,没有几块硬骨头,甚至养不出末路英雄。
我对小说三部曲的喜欢的程度,也直接造成了我对历史王朝的喜欢程度,对皇帝本人的喜欢程度。
康熙伫立在历史的山头,俯仰百代都不为过;
雍正担起了沉重的脊梁,不失为一道峻岭;
乾隆却像该响不响的炮仗,从高阔的山坡上——出溜了。
但是无论哪一个人的时代,都吸引我在不同的时候重新拮取其中的几片阅读/品味。生活这么多波折,不看看别人怎么活,自己就傻掉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卖掉旧书叨新书。我拿着卖旧书的钱,在书店买的最后三本书就是它们的合订本。虽然是盗版的合并本,但盗版也是正版的盗版。再说,也是没办法,谁让国家没给我fu败的能力呢。后来的几次搬家中,我都把随身的2包一皮书搬来搬去的折腾,从没觉得是累赘。
其中就有《康熙》《雍正》2部。
写着写着,夜就深了,呃,衣服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