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九集 义结金兰 拈花赏剑(15/23)

得不堪一击。在下虽为庶人之身,犹不敢妄自菲薄,常怀布衣之志!”

慕容焉道:“大丈夫既得父母生此有用之身,岂能无志,荆大哥正当如此!”

荆牧眉锋凝郁,神色萧远,飘然轻举地踟躇道:“但我志不在富贵,而在苍生,这也正是当年我父心中的蕴结……”

慕容焉心中不由微微一震,目虽无视,却突然射出奇光,道:“小弟不才,敢问大哥的布衣之志又是什么?”卓北庐闻言,也点头同意。

“我既为段国子民,当思报效进忠,手挥此剑以供国君驱策。但父志不可违,苍生何可欺?大丈夫当手舒此剑,止息同族干戈,以止三国万剑。”

慕容焉击掌叫好,道:“好一个挥剑止战,以一止万,兄弟不才,早有维系同族三国之志,苦于孤力无援,力不从心,今日见大哥虽为布衣,依然志大宇宙,勇迈终古,汲汲拭剑不倦,小弟实在惶恐之至。既有大哥同行,此路虽漫漫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心中再无牵挂,若是大哥不弃,小弟愿意追随麒尾,随时甘受驱策,请受我一拜!”

卓北庐闻言,也精神一振,同时恭身拜下。

荆牧急忙将两位兄弟扶起,重重地点了点头,亦紧紧握住了慕容焉,人心知肚明,不言而喻。

卓北庐神姿峰颍,仪态昂扬地道:“兄弟虽为晋国人,但见两位兄弟义薄云天,布衣远志,却也愿为两位兄弟舍身抛命,尽分寸微力。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兄弟何其幸甚,只不知两位兄弟可愿折节下交,视小弟为兄弟?”

荆牧闻言,早一把拉住了他不放,三人手手相连,相顾而笑。

荆牧道:“今日你我三人既然同心一事,何不定下盟约,同辅三国和存燕地,必得不昧今生,方不负今日一见,两位兄弟以为如何?”

那卓北庐早有此意,闻言首先赞成,慕容焉已无异意,但荒野竹院,实在没有香烛丹书一般事物,当下荆牧取了三支雕翎箭为香,三卷《诗经》作为丹书,三人出了木屋,插箭于院中古松之下,但见一株古松、半弦明月,斜月空庭,三兄弟长跪于地,顿首三拜。拜毕,三人执火焚烧丹经,再拜,荆牧朗声吟道:“大晋永嘉九年六月七日,弟子世下愚人,焚烧丹经以告天地:治世重文学之士,乱世发草泽英雄,弟子苟生于天下飘零、燕民自戮,虽行布衣之身,但素怀匹夫报国布衣之志,今日我荆牧、慕容焉、卓北庐三人同怀瑾玉,诚以不才之身跃马潮头,挥剑为民,虽百死而无一憾也。今以古松弦月为证,他日弟子若违此言,当受万箭穿身而死,弟子无悔。”

“弟子无悔!”慕容焉与卓北庐朗声应道。

言罢,三人再拜,相携而起,互报年齿各叙年纪,荆牧最长为大哥,卓北庐次之,慕容焉最小而为三弟。当下慕容焉拜过大哥二哥,卓、荆两人也各自还礼,接着卓北庐也见过大哥,三人行礼已毕,俱是大喜,正是情投意合,相见恨晚,把臂相谈,以兄弟之礼相叙,那荆牧知道慕容焉饿了,拉两人屋里叙谈,自己却去杀鸡煮黍,慕容焉与卓北庐要去帮忙,荆牧死活不肯,二人只好归屋叙谈。

而卓北庐迳拉了慕容焉临窗高谈,两人古今逸事,南北剑术,三坟五典无所不谈,卓北庐与他谈得愈久,愈觉此人见识超凡,深不可测,他虽然双目已盲,但较以前所见的任何高人不差,心中暗震。慕容焉此人和荆牧又自不同,荆牧雄武非凡,志比天高,铁血丹心,而慕容焉却似高鸿在天,深不可测,但勿庸违言,两人都是当世罕见的奇才。

不刻功夫,荆牧业已将饭菜备好,当下三人高谈阔论边吃边谈,四碟两碗,无非豆腐面筋青菜之流,外加一只鸡,饭菜虽然简单,却大大增加了谈锋,一顿简简单单的鸡黍饭菜,一直吃到三更天。虽道时光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