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深284米,风起时,杀戮锋亡(4/6)
然。
再多想法又如何?
人已去,万事皆空。
奈何?何奈!
他以皇叔之尊,谢皇太后当然不能把他如何。当然,她也不舍得把他如何。听说诚王妃在牢中自缢,她其实也是有一丝慌乱的。同时,于她而言,这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她最爱的男人,她能掣肘他的东西,竟然只有那个女人。
诚王妃一死,那男人得多恨她,他还能从了她吗?
她在宫中坐立不安,没有想到,诚王当天晚上却来赴约了。
就像没事人一般,他说,人死不能复生,他得为将来考虑。
谢皇太后大喜,令人烧菜备酒,含一抹少女的娇羞,与他同桌叙情。
可诚王对她只有恨,何来情可叙?他说他来,是想告诉她一些旧事,一些让她恨不得一刀捅死他的旧事。
他说,当年萧家、谢家与皇室的联姻,并非偶然。
他们的婚事,都是他亲手触成的。
在那一次竹林交游时,初见谢氏与萧氏二人携手出来,萧氏檀口轻吐一首竹姿诗,便为其抚琴伴奏,他便一眼看中了萧明珠。只那一眼,便已万年,他那时便发誓非她不娶,为此,他跪在皇兄面前整整一夜。
因为至化帝当初看上的萧家女人,亦是明珠,非而明珠的姐姐——后来的萧贵妃。
当然,至化帝更没有看上她谢氏。
亲兄弟两个同时喜欢上一个女人的戏码,并不少见。
但像他们这般,解决得平和的却很少。
至化帝是一个有野心抱负的男人,那个时候,他刚刚继位没几年,南荣内忧外患,老皇太后还在人世,对朝政大事虽谈不上垂帘听政,却在朝中势力庞大,完全可以左右至化帝的任何决策。而那时,他的亲生弟弟——尚未婚配的诚王,不仅能文能武,在朝中很得老臣们喜欢,还是宠爱幺子的老皇太后的心肝宝。
于是,诚王坦然求娶萧明珠,至化帝就顺水推舟,与亲弟弟做了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交易。诚王将先皇大行之前留给他的十五万保命亲兵交给朝政,并表示终身不上朝,不涉政,而皇帝后宫的女人多如牛毛,至化帝也不是什么重情重爱之辈,用一个女人就解决了亲兄弟之间的争端,他当然乐意。
诚王如愿娶得了如花美眷,本来也就罢了。
但他听说至化帝准备娶萧明珠的姐姐时,又向皇兄举荐了萧明珠的好友谢氏。
他说,萧家一个女儿做了诚王妃,一个入宫为帝妃,谢家难免会有想法,为了平衡萧谢两家的矛盾,为了朝政的平衡,不如皇兄一并纳了谢枕的妹妹入宫罢了。
至化帝一想,就同意了。
女人罢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要纳他妹妹,谢忱自然也高兴,他何乐不为?
于是,诚王当初的一句话,决定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同时,他也被造化愚弄了一把,当初的因,造成了他和萧明珠如今的果。
当诚王讲到这些往事的时候,当时心情如何,已无人可知。但谢皇太后听完,却几近崩溃与暴怒。这个男人,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不仅从来没有喜欢过她,竟然还是她悲伤命运的推手,是他亲手把她推入这个深渊,让她一辈子不得快活,生不如死——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她恨,恨到了极致。
可诚王给她的,却是一个嘲弄的冷笑。
“明珠太善良,她看不透你,她一直信任你。若你不入宫,就会时时刻刻出现在她的身边——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