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冰火灵鱼(2/3)
古册上记载说,上古时期的人们发现,泉灵鱼同穿山甲一样,周身长有坚硬的鳞片,区别在于,穿山甲擅长在山间土石之中打洞,为的无非是筑巢觅食;而泉灵鱼则因其对泉水的天然依赖,只要被放在任何一处干涸地面,它便能依靠其钻头般的身体,以及对地下泉水的天然感知能力,不断朝着地下深处钻探,最终打出一眼一眼的井泉!
《鱼经》上说,上古时期的人们往往借助这种泉灵鱼,在缺水的地方寻找可以打井取水的点位,解决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用水难题。
后来,人们发现泉灵鱼中还存在两个异化品种,它们一种泛着红光,一种则周身透着幽蓝之色,正是这两种冰火灵鱼!
与泉灵鱼一样,冰火灵鱼也擅长钻地探泉,独特之处在于——探得泉眼之后,火灵鱼会源源不断的发热,将整眼泉水变成冒着热气的温泉!而冰灵鱼则能将泉水变得更凉,让上古时期的人们也能在大夏天喝到“冷饮”……
《鱼经》上还说,随着天地灵气的退散,自然环境中的冰火灵鱼、甚至是泉灵鱼都已经灭绝了,但当今世界之中,那些貌似天然形成的普通泉眼,以及几乎全部的温泉、冰泉,都是当年这些小家伙们的“杰作”。
看完这些信息,于伏连连咂舌:敢情科学家们说温泉都是由于地热产生的,这说法根本就不靠谱啊?
想到这里,他迫不及待的捉起了一只火灵鱼,接着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将其平放在了铺着青石板的后院地面上,想要看看这小家伙是不是真像书上说的那么神奇。
在于伏的密切注视下,火灵鱼刚一接触地面,整个身子便像是被启动了什么开关一般,开始不停的翻滚跳跃起来,看样子显然是很不习惯离开水的状态。
不多时,在一次略显夸张的跳跃之后,小家伙从约莫一米高的半空中落回地面,竟然是直接用它那尖尖的头部着地,更令于伏震惊的是,经过这看似并没有多少气势的“倒栽葱”,火灵鱼竟然直挺挺的将大半个脑袋扎进了坚硬无比的青石板中!
很快,火灵鱼的身体开始了旋转,真的就像一枚钻头一样,脑袋不住往下钻,坚硬的鱼鳞在转动中赫然向外张开,变成了一扇扇锋利的绞轮,帮助小家伙钻土裂石,很快便令其得以深入地表,留下一个直径十公分大小的空洞!
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向下钻探着,火灵鱼一路高歌猛进,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对地下情况一无所知的于伏,猛然透过那孔洞,听到了一阵水流声……
噗的一声,带着压力的地下泉水夹杂着许多碎裂的泥土岩石,顺着孔洞往外骤然喷出,溅得周围地面上全是泥浆。不一会儿,泥浆水算是喷完了,于伏定睛一看,只见面前那由火灵鱼钻探得出的孔洞,此时已经俨然是一眼小型的水井,清澈的泉水深不见底。
忽然,一股刺眼的红光从孔洞深处传来,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于伏便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等到红光渐渐式微,他再仔细一瞧,只见孔洞中的泉水,果然已经开始冒出了热气。
伸出手指小心翼翼的探了探,发现这水温约莫四五十度,而且并没有继续变烫,或是转而变凉的趋势——如果能设法将水抽出,灌注到一只池子里,并且保持温度恒定的话,这不就是一眼货真价实的温泉了么?
一边感叹,于伏一边开始开脑洞了——现在我一下子有了好几十条冰火灵鱼,如果能运用得当,岂不是就意味着我能得到好几十处温泉和冰泉?
这下好了,我一直在为鱼馆项目只能提供美食美味,产品相对单一发愁,如果能在村子里开出一些温泉和冰泉,只要包装运营得当,岂不是真能把石林村变成旅游度假胜地?
想象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