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毁誉(1/3)
几乎同时,北阙甲第的处宅院,个年轻人快步走进书房。
书房,那个阴沉老者早已等候,他看着进来的族侄,问道:“董璜,杨定都行动了吧?”
“叔父真是神机妙算!”那年轻人兴奋的道:“侄儿早已安排人暗打探董璜和杨定二人府邸,他们府果然有人暗出来推波助澜,陷害张辽。”
阴沉老者点了点头,道:“汝再去命人散播个消息,就说司徒王允幼子王定与天子表兄王端是好友,当日也曾在歌舞坊,并亲眼看到了张辽行凶,只是他恰好如厕躲过了难。”
年轻人兴奋的道:“叔父此计大好,王司徒掌管朝政,深得董卓信任,若他也被牵扯起来,那张辽此番必然休矣!族兄大仇可报!”
阴沉老者摇了摇头:“张辽是董卓亲信爱将,致命的击,只能靠董卓。”
年轻人愕然道:“要靠董卓?既然杀不死掌控,那叔父为何要将王司徒、董璜、杨定等人算入其?又让人传播消息,岂非功?”
阴沉老者眼里露出怨毒之:“老夫要让张辽在死前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如此方能解老夫丧子之痛!”
年轻人打了个冷颤,忙低下头,下意识的问了句:“要靠董卓,张辽既是董卓爱将,若是董卓不杀张辽呢?”
阴沉老者淡淡的道:“自然是让他们决裂了。”
“决裂?”年轻人迟疑道:“这个怕是不易,董卓为张辽的靠山,他巴结来来不及,又岂会与董卓决裂?”
阴沉老者摇了摇头,道:“会决裂的,张辽与董卓是两种人,迟早必生冲突,若是他远在河东倒也妨,而今近在咫尺,则必生裂痕。我们要做的,就是助推把,让他们反目。”
……
就在长安流言纷纷扬扬,各个魑魅魍魉暗行事之时,手遮天的太师董卓从郿坞赶来长安了。
董卓回长安,声势浩荡,僭越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威风凛凛,吕布跨坐赤兔,手持方天画戟,带着两千甲士亲自护送,旗鼓喧天,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董卓回到长安城,并没有立时询问张辽与刘嚣之事,而是回了太师府,他随行的还有孙女渭阳君董白。
到了府,众姬妾婢仆来迎,董卓屏退众人,让吕布看护府邸,留下了李儒、刘艾、杨定、田仪几个亲信在堂。
董卓的脸并不好,他目光凌厉的扫过下面几人,道:“诸位,老夫亦知刘重宁与张远有旧怨,但二人竟然以兵戈相见,又双双入狱,闹得长安纷纷扬扬,大失老夫所望,望诸位引以为戒!”
“喏!”
看到董卓神情不悦,下面几人都是心惊胆战,哪敢有丝毫反驳。
“说说罢,”董卓目光第个看向长史刘艾:“他二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怎么扯出个血案,还牵涉到了王斌之子?”
刘艾正要说话,董卓又补充了句:“若有半句偏颇不实欺瞒之处,哼!”
刘艾身子颤,登时收起了小心思,将他所知的情况如实说来。
董卓听罢,皱起眉头,以他对张辽的了解,这种灭门血案是做不出来的,刘嚣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但究竟是什么人在陷害张辽?
他看向众人:“汝等可有何发现?”
众人纷纷摇头。
董卓不满的哼了声:“老夫还是将张远和刘重宁召来亲自询问,没有老夫许可,廷尉怎敢私自捉人?”
刘艾听闻董卓有将张辽放出来的想法,当即道:“张远未必与血案有关,但涉及王国舅,何况张远抗拒司隶执法,确实桀骜不驯。太师要审张远与刘重宁,还是召集王司徒、廷尉共审为好,也显得太师英明。”
旁杨定趁机道:“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