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汉光武1?少年游》(2)(3/8)
诸豪侠陆续上前,与刘縯、邓晨两个拱手道别。爽朗的话语声和大笑声,透过秋林,震得霜叶簌簌而落,被风一卷,缤纷绚烂,宛若二月落樱。
【谁料霜花逐日开】
目送众豪侠远去,刘縯跳上坐骑,带着大伙继续赶路。邓晨则把坐骑让给了活泼好动的朱祐,自己跳上了车辕,驱赶着马车紧随刘縯身后而行。至于刘秀、严光和邓奉三个,则全被邓晨强行关进了车厢中,与马三娘一道去照顾马武,以免在路上被多事的人看见,再横生枝节。
原本就狭小的车厢中装了一个大人和四个孩子,空气难免就污浊了些。而马武身上的旧伤又发了炎,不时地散发出阵阵恶臭,令人胃肠为之一阵阵翻滚。好在刘秀、严光和邓奉三个虽然年纪小,却个个都像刘縯一样,生就了一副古道热肠,非但没有嫌马武累赘,反倒不时搭把手,帮助马三娘用盐水替马武清洗伤口,喂汤敷药。
马三娘自打落草以来,平素接触的全是些性情粗豪的江湖好汉,难得遇到同龄人为伴。加之又欠了大伙的救命之恩,很快就抛开了心中那道无形的防线,跟众人熟络了起来。
偏偏邓奉又是个好奇心极重的,总爱打听一些江湖秘闻。有了马三娘这个现成的内行在眼前,岂能不把握机会。因此在路上一有时间,就把自己昔日道听途说来的故事,找后者进行验证。而马三娘也有意向大伙说明,凤凰山好汉并非官府口中杀人越货的恶魔,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此一来,几个少年人的旅程,倒丝毫都不枯燥。不时就有惊叹声或叫好声从车厢中传出。这可羡煞了小胖子朱祐。想跟大伙一起凑热闹,却隔着一道厚厚的车厢。欲向马三娘献殷勤,却找不到任何人肯跟自己换乘,只急得抓耳挠腮。
“伯升,找个地方歇歇脚,吃点干粮吧。”见朱祐那神不守舍模样,邓晨心中觉得又是好笑,又是不忍。
“也好。”刘縯此刻也觉得口干舌燥,便轻轻拉了下缰绳。
“是到白水河了吗?其实跟咱们家附近的淯水,是同一条。只不过这里是上游,所以名字不一样!”刘秀虽然是第一次出远门,对整个荆州的地理却不陌生,立刻从以前读过的书籍中,给出了答案。
“应该是,你去打些水吧!在官道右侧。我刚才已经听见了流水的声音!”刘縯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嘉许。自家弟弟身子骨略微单薄了些,但博闻强记,智慧过人。将来定会比自己这个当哥哥的有出息。
“严光、邓奉,你们俩跟刘秀一起去。朱祐,你和马三娘去捡点干树枝,咱们一会儿把水烧开了喝,免得生病!”不放心刘秀一个人去打水,邓晨跳下车辕,大声吩咐。
“哎,哎!”朱祐喜出望外,立刻翻身下马,飞一般冲到车厢门口,伸出一只手去搀扶马三娘,“三、三姐,下、下车。小心路上有石头!”
“敢问朱小哥,男女授受不亲,出自何典?”马三娘迅速躲了躲,同时竖着眼睛低低追问。
“这,当然、当然是《孟子》,《孟子?离娄篇,上卷》!”朱祐被问得微微一愣,旋即圆脸涨了个通红。伸在半空中的手,放亦不是,继续挺着亦不是,整个人变成了一具田间的稻偶。
“走,我们去找刘秀!”严光和邓奉看到他吃瘪,心中觉得好生有趣。
摇摇头,撒开双腿冲向了官道右侧的树丛。
不多时,二人与刘秀会合。一边狂笑,一边述说刚才朱祐献殷勤却碰壁的窘态。刘秀听了,对朱祐这个一厢情愿的花痴也颇为无奈,摇着头苦笑了片刻,叹息道:“马三娘和马武,都是官府的死对头。而朱祐和咱们,却是要去长安读太学,然后等着朝廷外放为官。双方注定这辈子要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