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好莱坞黄金时代(1/3)
236好莱坞黄金时代
《大艺术家》其实并不是一部特别优秀的电影,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口碑上,之所以能成为当年奥斯卡的大赢家,只能说韦恩斯坦兄弟的公关能力异常强大,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应景”的电影校园全能高手。
用华语电影来形容的话,就好比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部叫《建国伟业》的电影一般,华语电影奖项敢不让它得奖么?虽然《大艺术家》还没有《建国伟业》那么强的行政势力,但是这毕竟是一部高卢国电影人向好莱坞早期电影人致敬的电影,正好挠中了花旗国人心中的g点。
要知道,作为现代电影的发源国,高卢国对好莱坞的电影是向来不屑的,如今他们居然低下头向咱们致敬,那还不给个奖章表扬下么?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不是?有了这样的先例,还不让欧洲那群古板的电影艺术家们纷纷对我们折腰?
当然,花旗国人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事实上这部电影在欧洲的票房非常惨淡,甚至在高卢国这个拍摄国,票房成绩都差点没让剧组亏到连内裤都抵押出去。抛开意识形态层面不讲,顾辰的确对这个剧本也是有些不敢恭维。
剧情其实非常老套,大明星爱上另一个大明星,但是偏偏有另外一个大明星横插一杠子。男主角虽然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黄金男主角,但是偏偏此时是好莱坞从默片时代向有声片时代转型的过程,男主角为了抢回女主角而进行制作的黑白默片大作却撞上了男反派拍摄的有声片,于是……
若不是知道这部电影几乎是预定了来年的奥斯卡影帝,顾辰几乎不会出演这样的电影。在顾辰看来,花旗国人果然天生没有艺术片的调调,这种明明可以拍出名垂千古的题材却偏偏被花旗国人折腾成了一部俗套的爱情类型片。若不是看在这是高卢国人“奴颜媚骨”向花旗国人“摇尾乞怜”的作品,只怕花旗国的影评人早将这部电影轰至渣了。饶是如此,素来以艺术电影为特色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大奖还是在那一年将奖杯送给了同样是致敬题材的电影,《雨果》(这是马丁斯科塞斯向法国先驱电影艺术家乔治梅里埃致敬的电影)。
而且这部电影即便是被金球奖和奥斯卡双项加持,最终也不过是imdb的top250上排名208而已,你就知道这部电影其实在影评人的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高。顾辰自己也不否认自己接拍这个电影的确是很功利的,但是身在这个浮躁的娱乐圈,又有谁不是功利的呢?进入娱乐圈,无非是为钱为名罢了,或许真有那么几个高风亮节的艺术家,但那基本上跟熊猫似的,属于娱乐圈的“特级保护动物”了。
为了拍摄《大艺术家》,顾辰抽出了大量时间从百事达那里租赁了价格昂贵的翻拍胶卷,在家里用传统的放映器材放映好莱坞早期诸如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茂瑙的《最卑贱的人》和《日出》……甚至顾辰还通过自己在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关系,借到了茂瑙的电影作品《四魔鬼》。这是一部并不完全的电影,由于导演茂瑙和制片公司福克斯关系的破裂,导致电影胶卷被损坏许多,因此这部堪称茂瑙呕心沥血的作品居然不能以一个完整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顾辰也惟有叹息而已。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导演是一部电影唯一的发声人,因此每部作品都堪称是导演最心爱的艺术品。从梅里埃奠定了电影导演这个工作开始,到格里菲斯将电影从戏剧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再到爱森斯坦第一次将电影美学的概念提出来……电影用了整整二十年为自己正名,正式成为了与诗歌、建筑等并列的“第十类艺术”。
除了去领略那些先贤的作品之外,顾辰还特意去看了乔治库克导演的作品《一个明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