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铸钱和经济战(3/4)
耶律铸早知道宋军冬天的甲很好用,但以前和宋军打仗,对方远程就用燧发枪,蒙军靠近不了,就算射死了宋军,也得不到宋军的甲。
这次是他们第一次拿到宋军完整的棉甲。
奥都剌合蛮也似乎看到了商机,两人蹲在地上,把脱下的棉甲拿在手里反复的看,发现里面还嵌了钢片,事后耶律铸和奥都剌合蛮让人把棉甲挂在箭靶上,蒙军用重箭,五十步内才能射穿棉甲没有钢片的部位。
三十步内才能穿射有钢片的部位,防御力相当惊人,让他们极为震惊。
要知道这析棉甲虽然重三四十斤,但用的铁料可没多少,这就代表着成本比较低,防御力却远超他们现在常用的锁甲。
蒙军现在失去哈剌合林,和谦州两大基地,也失去了数以十万户的工匠,更失去了大量的矿产来源,如果能减少铁料,用其他代替,对大蒙古来说非常重要。
耶律铸和奥都剌合蛮很快把宋军棉甲的事上报给拔都和摄政的脱列哥那,及察合台一起研究。
但非常不幸,察合台这时身体也不好,他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几年,因为前几年长途跋涉,到处逃窜,和宋军做战,他身体得到锻炼,反而多活了几年,但到伊希姆河后,他又开始也喝酒作乐,身体终于垮了。
而拔都对这件事并不关心,拔都正专心建自己的王城,萨莱城,到现在还没有建好,他要建成方圆万里最大的王城,对付宋人的事,自有察合台和脱列哥那处理。
于是,元贞十二年(1244)二月,摄政的脱列那哥高兴的召开了一次大会,这次大会,拔都没有兴趣来参加,察合台病重,蒙哥和贵由在外征战。
脱列那哥成了主角。
会议的目的就是加大收购棉花。
没错,耶律楚材其实建议他们在波斯种植棉花,但蒙古人不擅长这个,打算用铸造的假钱,大量收购。
“棉花自汉人南北朝时代就传入汉人王朝。”耶律铸这时正对着各贵族在讲述历史。
“不过当时只有边疆一些区域种植,并没有得到推广。”
唐朝时,唐朝军队灭了西北的高昌(后世吐鲁番),那边是棉花产地,唐人把棉花技术传入中原,到宋朝时,已经有少量地方种植,但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原本要到明朝老朱时代,老朱下令每十亩田里,必须要有半亩棉花,这才推广起来。
“赵与芮上台后,在农业上做了几件重要的事,一是创新了雪白糖,二是推广的棉花,尤其在占据吐蕃和察合台大王领地后,全面推广种植棉花,如今大宋的棉花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德里苏丹国(印渡)和波斯等地。”
宋蒙时代,棉花并不算珍贵的物品,各国的交易也很少有棉织品,但普通百姓一般也只麻布衣,只有贵族和皇帝国戚等,才有机会穿到棉布衣服。
等赵与芮上台,陆续推广,棉布衣服也越来越多,现在不但连普通百姓能穿,军中更以棉甲为主。
原先的札甲是用废一具退一具,基本不生产和维修了。
用废的札甲回炉融化,又可以打造好多具棉甲。
“我国现占据波斯,在波斯南部地区可以大面积种植推广。”
棉花需要的气温比较暖和,耶律铸认为在波斯好多地方可以大量种植,从而省去采购的麻烦。
但蒙古人不善长生产,善长破坏。
奥都剌合蛮立刻否定了耶律铸的建议。
他大声道:“赵与芮上台推广棉花后,波斯和德里苏丹国的棉花价格,也被打下来了,种植棉花毫无利润可言,百姓们是不愿意去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