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大宋有志青年(2/4)
王登也差不多,父母都不同意,但他父亲只是个老师,没啥权势,人家锦衣卫直接说不能退,不上也得上。
要不是有赵与芮的宣传发动,估计一个主动当兵的都不会有。
王登果然还是有点厉害的,也一眼看出关键:“这要能连结徐州,江南和山东就连成一片了,水道运输相当便捷,以后运兵也好,运物资也好,能缩短很多时日。”
王登父母没办法,只能咬着牙认了。
在这里,他们被分成两波,一波三十多人将坐船去济州岛,在那边练骑射。
李杓他们第一次坐船,这是大宋专有的运兵船,共上下两层,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结构,只有一个巨大的船舱,里面能坐四排人,地面上还能再坐四排,上下两层能装两百多人,满员还能带一万斤物资。
李杓父亲是济南知府,应该有点风声。
二月上旬,这批人到了海州淮安,此时他们算是进入了江南都司的地盘,离开山东都司的地盘。
他们三人都会骑马,所以是并肩骑行,跟着那宋军伍长的。
原本山东都司指挥使彭义斌和李曾伯也是认识的,但山东都司绝大部份高级将领都参与了与蒙军的大战,不在济南。
会通河挖出来后,山东和江南就可以直接从水道通行,相当便利。
大宋的新兵期看兵种,一般骑兵要练一年以上才会进入前线部队。
当然,现在的大宋当兵还有各种好处,立有军功的,可以用军功为后代换个出身,就算当不了官,弄个吏员也是可以的。
果然李杓道:“好像要开挖河道,连接徐州和济宁。”
对方在和山东都司交接时,可以打個招呼。
李杓和周围的人一交流,才知道有大部份都是和他们一样,看了戏剧之后,脑子一热,主动报名当兵的。
两宋主动当兵还是少见,今天李杓就看到一船四十多人,证明赵与芮的宣传和政策相当给力。
只有李杓、高达、王登三人坐船出海后,突然往南,航行了十几天,中间还在浙江沿岸停靠过两次,此时他们知道自己被运到海外了。
李杓是天天骂人,但高达和王登反而比较高兴。
海外显然比较安全,不用和蒙鞑打仗。
二月下旬,历经大半个月后,李杓三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上岸后他们才知道,这里叫大员,是大宋最大的白生产基地。
上岸后来接收的军人还没到,三人跟着带队宋军站在岸边等着。
李杓注意到岸边有好多宋军军方战船,更有大量的从没见过的当地番人在帮忙运输物资上船。
现场有一车车的物资从他们眼前经过,不一会,有两个番人在卸货时,扑通,不小心翻倒了一个大箱子。
大箱子落地,滚了几圈,有宋军跑过来用他们听不懂的话嘀里咕咕说了几句,好像在训斥番人。
“燧发枪。”高达激动的指着箱子,箱子外面写着汉字‘06式燧发枪’。
06式燧发枪是元贞四年量产的,到现在还是宋军步营主流装备,受限于产量,还没有全部替代,但赵与芮正逐步淘汰枪盾兵,最多五年,就要全部换装燧发枪。
宋军燧发枪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有备用,所以对产量要求极大。
即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如果三千人都用燧发枪,那赵与芮必须给这支部队装备五到六千支燧发枪,随时可以替换。
燧发枪连续开火后降低使用寿命是宋军最大的秘密,蒙军现在都不知道,如果一旦蒙军知道这个秘密,以绝对的兵力,不计死伤的往前进攻,就容易打崩宋军的燧发枪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