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耗死赵与芮就好(3/5)
但这么干的话,又很容易影响到蒙古在其他地方的统治。
耶律楚材听窝阔台说要先对付宋人,当下也不再出声,先退到一边。
他是不希望现在和宋朝全面开战的,蒙古人应该先巩固北方的统治,在北方休养生息,繁衍人口,如果能和金国一样统治北方五十年或一百年之久,百年之后,耶律楚材有信心,仅北方就能动员百万大军,完全不需要蒙古人,就可以用汉人来打汉人。
现在的蒙古看起来很强横,但没有对地方形成牢固的统治,如果一直打胜仗还好,一旦被打败了,立刻就可能滚回草原。
耶律楚材退下后,其他贵族也没有出声。
窝阔台这时缓缓道:“现在是宋军咄咄逼人,不但在中原战场阴我们,还在高丽伏击我军。”
“是战是和,有时候不一定是我们说了算,或许我们想和,别人未必愿意。”
这话说出来有点丧气,因为自成吉思汗以来,从来只有大蒙古逼和别人,没有谁能让蒙古提出议和的事情。
现场诸多贵族听的眉头紧锁,感觉窝阔台完全没有成吉思汗的霸气。
这会要是成吉思汗还活着会怎么干?
大伙不约同想到这个问题。
若是大汗还活着,恐怕立刻要召集重兵,和宋军一决高下?
可能发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点影响士气,窝阔台又道:“也可能我们想战,对方想和。”
“宋军有很多火炮,如果他们想和,一心守城,咱们逐城去打,可能毫无作用,想打也未必打的起来。”
耶律楚材立刻道:“陛下说的有理。”
确是这个道理。
以前蒙古无论和谁打仗,基本都握有主动权,想进攻就进攻,想撤退就撤退。
现在你和宋军打可就不一定。
宋军不想和你打,只要死守城池就行,人家有火炮,蒙军的投石机基本没什么用,想去进攻宋军的城,比较难艰。
而你还得防着宋军主动出击,打蒙军的城池。
宋军火炮犀利,攻城容易,蒙军现在很多城池左右为难。
你城门不设防吧,怕宋军突然来攻,你要设防吧,自己出不去。
所以现在蒙军占据的城池中,各守将都在城门边堆积了大量的砖石,一旦发现宋军,立刻就要堵城门。
“陛下。”耶律楚材又道:“宋军现在出兵都是不经廷议,有时前面打完了,朝廷的文武官员都不知道,赵与芮这人是不讲武德,不按套路来的。”
耶律楚材这句话才是重点。
因为历朝历代以来,包括他们大蒙古,如果要打仗,肯定也是要召集各贵族一起来商议。
像宋廷以前都要在上朝时议论,皇帝和大臣们共同商量,如何打仗,出多少兵马,以谁为大将,要多少后勤,甚至走什么路线。
如果有对方细作在宋朝京师,往往上午廷议的事,到中午就已经传得遍处都是是,可能连小商小贩都知道。
但现在赵与芮他不按套路来啊,现在宋朝军事从来不在朝议内容当中。
而且很多武官都不一定知道。
比如赵与芮如果只想在山东用兵,可能就只和山东大将私下商议,隔壁两淮的武将,要等打起来才会知道。
赵与芮如果想在四川凤翔一带用兵,只会与四川制置使孟珙和凤翔守将商量,四川其他地区的守将都可能不知道。
赵与芮这么不讲武德,也不按常规套路来,这给蒙古的防守压力就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