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讹取黄金(4/5)
目光炯炯凝视在场六位师兄弟,知道凶手必定在现场,一则苦无证据,二则更不敢冒然使用“般若慧剑”禅定功夫深入脑海觊觎其密,以免打草惊蛇,况且同门师兄弟武学同出一脉,皆知避实就虚之法,实无把握。
先行稳住凶手再说。
“各位!‘神魔刀’卫九敌昨晨离开寺院,我追踪而至,曾与他有三个月之约,有关师父老人家猝死之事,必定找出‘阴阳法王’给我们一个交待,应该不可能于昨晚再潜进寺院暗杀太德师弟了!”
此话一出,老和尚们甚感释然,排行老二的太昌和尚平时嫉恶如仇,杀奸除恶从不落人后,一言九鼎,从不轻诺,追踪仇敌而去是其个性,肯定有某种协议?或者对扑朔迷离之案情有所蛛丝马迹发现?要不然绝对不会为仇人跨刀说项。
方丈太吉欣然合十道:“师弟为人耿直,处事经验老道,与其三个月之约必定有其道理,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确实应该给他三个月期限。”
“大雄殿”执事太普和尚双眉一蹙道:“既然有师兄保证,大家也就没得话说,但所谓世事如棋,变幻莫测,希望没上卫九敌的当才好。”
“清凉院”太昌和尚肃穆合十正色道:“太普师弟,如果三个月之约‘神魔刀’卫九敌若没有出面澄清,师兄我自愿至后山洞面壁十年,以抵判断错误之罪过。”
方丈太吉合十道:“阿弥陀佛!师弟不须如此自负,我们可以等卫大侠三个月期限,待期限一过,再昭告武林不迟。”
“谢谢方丈大师兄!国有国法,寺有寺规,出家人不打妄语,理应遵守。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摆平内侍大总管张让,先保寺院安泰要紧。”
话一说完,殿内一片默然,确实应先安内再攘外,保住“祖庭”事大,追缉“神魔刀”
之事为次了。
殿外慌忙走进一位眉清目秀中年和尚,朝方丈太吉双掌合十胡跪称安道:“禀师父及各位师叔,内侍大总管张让有事求见。”
“安潮!你就请他至师父的禅房先行奉茶,告诉他稍待片刻,师父随后就到,并且有事向其请益。”
安潮和尚随即离去,方丈太吉再与师弟们商量应出多少钱财贿赂,才能封住内侍大总管张让的嘴。
大家皆异口同声由方丈大师兄作主,钱财对出家人来说,是身外之物,保住“祖庭”要紧。
禅房内,大总管张让一副欲哭无泪,凄伤面貌,明眼人一瞧即知作假,实在令人恶心。
“唉!当世受万民爱戴之圣僧,没想到竟然弃世进入涅槃,也是朝廷一大损失,实在叫人扼腕,不胜唏嘘,本座在此致十二万分悲痛。”
猫哭耗子假慈悲,十分懂得人情事故,却只字不提董太后之死,虚情假义,老奸巨滑之辈。
方丈太吉不动声色,客套一番,开门见山切入主题道:“料不到‘黄门今’张大人亲自造访,有关董太后魂归极乐之事,谅必有何两全齐美办法,教益于我?”
大总管张让脸色阴晴不定,作揖朝天,叹声道:“本座身受皇恩浩荡,统领天下密探,深知白马寺‘祖庭’之‘慧剑宗’,开山立宗百年来影响武林至钜,俨然为白道之首,但今董太后看似安然盍逝,实为中了一种奇毒猝死于贵寺院,相信也瞒不住方丈您的法眼,要是让御医检查出来,贵寺确实难辞其咎,难以脱罪,确叫本座恭为武林一脉,好生为难啊!”
方丈太吉眉头颤动合十道:“阿弥陀佛!张大人曾预先告知有匪徒潜入本寺院,欲绑架董太后之事,老纳在此称谢,却料不到匪徒狡诈去而复返,改为用毒,下手得逞,真叫人始料不及,终铸大祸,还望您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