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818章 胆大妄为(3/9)

心异举,怕是免不了要落得他恩公贺拔胜一样的下场!

接下来,两人又就出征人员商讨一番,最终确定一个出征的名单。于谨自然是此番大军征讨的主帅,但像行台这样的名义,宇文泰也不可能轻授给任何一位柱国。

自于谨以下,便是侯莫陈顺、杨忠、韦孝宽、尉迟迥等诸位大将军,再往下便是一系列的开府、仪同等诸府兵将领,合计统军五万,加上之前作为前锋出发的宇文护、李穆等一万人马,共有六万大军参与此番战事。

侯莫陈顺、尉迟迥被派遣出征很好理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至于杨忠和韦孝宽,宇文泰和于谨则核计良久。这两人都与独孤信关系密切,而今大军除了出征江陵之外,还负担着一个解除李泰军政大权的使命,则就不得不更加慎重。

杨忠其人本身便智勇双全,而且旧年还负责征服汉东,对南梁人事比较了解而且威名颇着,在李泰与一干荆州总管府武将们被边缘化和排斥的情况下,其人便是霸府为数不多的一个选择。

“杨忠此人专于事而不专于人,就连大司马都不可用若奴仆,更加不会屈节就事方镇。”

宇文泰在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了派遣杨忠出征。杨忠这个人性格说好听一点是端正,难听一点是凉薄,与其故主独孤信虽然私交不错,但是政治上的联盟和互动却很少,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慎独的姿态。

至于韦孝宽,则就更加是一个必然的选项了。此番出征江陵乃是一场灭国之战,作为关中豪强武将们代表人物的韦孝宽如果随军出征的话,哪怕并不安排什么重要的任务、有什么出众的表现,对于关中府兵的士气都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正当中外府调兵遣将、大军出征的时候,远在合肥的李泰也正估摸着时间,打点行装准备离此西归了。

虽然合肥占领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肃清和管理的进度却是非常不错,四边民众向此涌来,就连秋收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完毕。李泰再留在这里也意义不大,还是回去办正事要紧。

临行前,权景宣当然要当面请教注意事项,太细节的问题李泰也没有讲太多,毕竟他是信任权景宣所以才选择由他镇守合肥,只是针对接下来的局势剧变略作提点和铺垫。

“今与梁国虽然交好,但此态必不能久。国中对于江陵势在必得,一旦兴兵则必决裂。幸在如今历阳尚在齐军掌握之中,梁军即便来挑也难水陆并进。眼下秋末水竭,濡须口舟师也难直进,只需守住东关不失,则梁军不足为虑。”

交待完南梁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李泰旋即便又继续讲北齐:“方今天下三国鼎立,我既伐梁,齐人理当来救,届时合肥亦难免首当其冲。但这只是脱离实际的常理以论,事实是齐人接连丢失淮南重镇,已经失去了进退从容的资格。

况且南梁君臣不协,陈霸先等频攻齐国城邑,一时间想要转为联合亦难。齐主黩武短视,大略未得,届时想必不会急于攻我,而是贪取广陵,或要苦求一个我得西府、其据建康的局面。所以齐人方面的扰乱必然不大,专心守备城池待变即可。”

不同于宇文泰和于谨对于淮南局势走向的判断,李泰有着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是计划,若仅仅只是图谋合肥,他大不必与陈霸先联合。这个世界只有的卢才懂的卢,自从高欢死后,宇文泰又懂个屁的人心,他连李泰这个在其手底下成长起来的心腹都把握不住。

至于说齐主高洋,也大不必被其英雄天子的名头唬住,恃着父兄遗产,遇事莽得过去就牛逼,莽不过去的就麻了,眼能看到手能抓到的就是他所有战略,空间跨度太大的战略实施对他而言还有点难度。

相对于死磕合肥继而救援江陵,毫无疑问近在眼前的广陵对其才更有诱惑力。我比黑獭差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