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六十章 收益(2/3)

p>

也是这段日子以来,张守仁的训练之下,这些淳朴的胶东汉子已经有了一个现代军人的灵魂!

“好,曲瑞说的,也正是我之所思,放心,我已经在着手进行了!”

军队经商,在后世都是大忌,张守仁可不会因为几个臭钱把自己辛苦带出来的部下给污染了。银子的事,亲丁队将来是不能插手的,当然,前提是把大局稳下来才行。

“银子到了,就好办事,你们随我来看吧。”

这所宅院是典史衙门,原任的典史已经自己知趣请辞,请上任的典史大家都认得,此时也是笑眯眯的站在门外,正向着所有人点头打招呼……这人自然就是张世福,以试百户的身份兼职方家集典史,正合其宜。

在朝廷的规章制度上,典史一职就是要能骑马射箭,打仗平乱。最著名的典史就是守江阴的阎应元,以小吏之身任职典史,一上任就集结几十个人手去平定江匪,江匪人多,但阎应元勇武善射,几箭过去,射中匪徒首领,于是江阴一境匪盗皆惊,治安自然就大好了。现在也是巧,张世福正好是赶了过来。

“大人,这个月方家集的账算好了,三座赌坊,十七家酒楼,一百多个大小饭庄,还有绸缎铺子、布店、南货铺子什么的……还有过境盐贩子抽分的盐,一共是一千三百两!”

张世福的脸上也是乐呵呵的,眼前这么多银子是坐地生利,来的太轻松了!

这银子都不需要自己上门去收,是各大小商家派人送了过来。

延期不送的,派人过去转一圈,店家立刻就得老老实实的把银子送过来。

这种类似后世保护费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正经的商税。明朝的税实在很奇葩,按理来说,工商最富,宋朝的工商杂费和海洋贸易的收入就很高。

但在明朝农税才是收税的大头,明太祖在立国的时候,士农工商,是把读书人放第一,农民也是基石,工匠和商人就是下等人,要歧视和打压的。

结果事与愿违,洪武过后商人的势力就蒸蒸日上,因为再打压,商人总是能赚钱,农民却是只能在土里刨食,那能有几个钱的收入?

但因为制度设计的缺陷,商人被屏弃在外,既然如此,想商人给国家出力也不太可能,所以明朝的商税虽然定的低,但收上来的税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淮安和扬州和江南一带的税关,一个关一年的收入才几万两,到了清朝,一年就升到几十万两,这个差距,可是太大了。

不过商税虽低,还能赖帐,各种杂费摊派却是免不了的。城市要防火防盗,雇佣更夫,这些杂派都是商家交付给官府,还有一些地方公益的摊派,就是由士绅和典史、总甲这样的小吏来定,然后和商家分摊。

所以,这银子也不是白收的,冯三宝时代是收钱不管事,还骚扰地方。

现在亲丁队驻在集上,小偷小摸就绝迹了,逮到的小贼一律送到海边,一人发口铁锅熬盐,什么时候把罪洗清了,什么时候放人。

还有那些无赖混混,平日依附那些盐丁,靠敲诈勒索过日子,张家堡的亲丁一来,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痛打过后也押到海边熬盐去了。

这方家集是四周的商贸中心,有两条大河和几条小河穿流过境,人口有好几万人,论镇子的规模大小比即墨县城还要大的多,军户亲丁们在张守仁这个副千户带领下做了这么多事,名声自然就渐渐传扬开来,现在胶州和即墨一带,张守仁也是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

当然,名声是比冯三宝这样的恶棍匪类要强上一万倍。

“大人,利丰行那边的帐结来了,这个月一共是四千三百石,该是五千一百六十两银,现在全部在此,请大人点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