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两天过后,池月可算是又重新活了过来。
池月为了避免自己下个月,再遭遇这样的艰难,决定去镇上买棉花。
到镇上先去了种子铺,问了掌柜的,棉花正是四月份种的时候,也就是说现在正是种棉花的好时节。
池月一咬牙花了二百文买了四斤棉籽,又去杨记布庄买了不少棉花。
为了省钱,她买的是比较便宜的是陈年旧棉。
这些棉花买回家后,直接放在了大锅里,用开水煮了好几开再捞起来拧干,在太阳下暴晒。
这样的弄出来的棉花,她才敢放心的用。
池月虽买了棉花籽儿回来,但又不知道怎么种了。
想按照种豆子的步骤来,又怕浪费了这么多棉花籽,于是又去请教了王嫂子。
王嫂子见池月买了四斤棉花籽儿,惊愕的瞪大眼。
这东西可是很难种的,且容易生虫,一个不好,那可是颗粒无收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带几乎没人种棉花的原因。
但池月买都买了,退也退不掉,可是问题来了,家里的地都被种上了豆子,水田是插秧的,也不好种棉花,棉花喜欢旱地。
那这些棉花籽能种到哪里去呢?
买地?
别搞笑了,池月没有那空闲的钱。
至于李凡的那十两抚血金,是要留着给四个孩子用的,她绝对不会去动用那十两银子的。
“妹子要不开荒吧,种棉籽儿也不用多好的地儿就能种。”
王嫂子听池月说这四斤棉花籽儿,花了大大二百文,就是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种上,也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呀。
“我这几天跟你王大哥也没事儿,我们俩帮你,不用几天也就开出来了。而且开荒开出来的地就算自己的,也不用交税。”
池月家里种大豆的那些地,就是李凡自己开出来的。
他们这边的青壮年,平时都会去镇上打零工,少有会在村里想着开荒的。
辛辛苦苦开出来一点点山地出来,种的农作物,有时候都不够那些畜生祸害的,所以开的人并不多。
每家的地也只开够自家吃喝的,基本上没有人会去开多余的,顶多家门前屋后的地被开出来。
池月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主要是自己开的地不用交税,这个倒是挺好。
王嫂子还给她出了主意,因为种的是棉花,这棉花长出来之后,如果一时半会儿没来得及去摘,棉花很有可能就被别人给偷走了,所以这开采的地,不能离她家太远。
但是近处的地也基本上都被别人给开完了,于是只能靠近山角前边那一块儿,也就是池月家屋后。
要不是棉花太贵了,池月根本就不会想起来自己种的。
就买了十斤,差不多就花了一两银子,还是陈旧的。
这东西可真是天价了,要不是实在是没办法,她也舍不得买,她打猎挣的一点钱,基本上也都花完了。
这棉花籽买都买了,不能浪费了,不一定要把它给好好的种出来,最起码得回本不是。
山脚前那是一片地,地势倒是挺平坦的,就是石子比较多,也是因为这点,所以没有人过来开。
开出来种什么东西,估计也种不活,现在倒是便宜池月了。
池月觉得这不是问题,表面石子多底下肯定还是有土的,大不了从山里面多运点腐叶土出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