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1581 公车改革之七(1/2)

“王书记,我们市里的财政不宽裕啊。”胡斐叹息一声,“而且,公车私用的现象一直屡禁不绝,究其原因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难道领导们真的就差那点钱,有几个领导买不起私车?”“说白了,他们还是喜欢享受那种特权感,喜欢那种权力面前一切让路的优越感,而这正是当前官场的顽症,也是群众跟我们党和政府最大的分歧所在。”他的声音一顿,脸上的表情越发地严肃起来,“我胡斐从小在农村长大,也算是了解一点群众的想法,胡斐不才,也愿意为改变这种陋习贡献绵薄之力。”“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我已经努力地去做了。”听着,听着,王茂良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肃穆了,他相信胡斐说的应该是心里话,事实上,胡斐有着这么好的家世,本人有着很强的能力,有陈家的权力栽培,将来迟早会成为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会按部就班地去走这条最稳妥的路,而且还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但是,胡斐却愣是不走这条通天的仕途,而是选择了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官场积弊就真的没有人看到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能够走上高位的,哪一位不是人中之龙,哪一个不是慧眼如炬,却没有人如胡斐这样做,而胡斐不过是个正厅级的干部,他考虑的问题已经是最高层次的那种了。这小子果然跟其他世家子弟不一样,很不一样啊!这一刻,王茂良的心里甚至生出一丝敬佩来。“可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没有?”王茂良沉默了片刻,摇摇头,“这不是你武陵一个地方的问题,你不可能一直留在武陵,而且,你马上就要离开武陵了,这会给你去新单位上任带来麻烦的。”“你这样做会让你成为所有领导干部的公敌!”“王书记,这个后果我也考虑过。”胡斐点点头,脸上有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当年我在雍州搞政务公开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其中就包括曹秘书长。”“可现在呢,大家不也慢慢地适应了么,而且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为各级政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许不会有很多人理解我,但是,我相信群众会理解我的。”“你别把民意看得太重了。”王茂良摇摇头,“民意滔天也不能为你的升迁铺路,你只要有这份心意,就更要小心行事,等到将来你走上更高的地位,那才是你改变这些陋习的最好舞台。”“王书记,您说得很对,我想很多大人物在走到现在的位子之前都是这么想的。”胡斐摇摇头,“但是,很多陈规陋矩现在依然大行其道,因为他们发现到了更高的位子,一样不能率性而为,各种掣肘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一个花样,换了一些人而已。”“而且,现在不播下种子,将来又怎么能指望有所收获?”王茂良陷入了沉思之中。不能不说胡斐说得很对,他王茂良自己就是最鲜活的例子,想起以前的自己,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立下种种誓言,可如今呢?身处高位的他,有很多事情却不能擅自做出决定,因为他在每做出一个决定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胡斐这个人跟他所认识的世家子弟都不一眼,哪怕是胡斐的老子陈浩洋也是如此,也许全天下就这么独一个吧。王茂良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胡斐当年不是走失了,而是留在京城,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样看问题从群众出发,从党和政府的发展思路出发呢?“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出来,我也只有祝福你了。”王茂良喟然感慨一声,“不过,我希望你记住今天自己说的话,不要等过了很多年之后,你自己都不记得了。”“王书记,我绝对不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胡斐倏地长身而起,“我可以对天发誓。”“行了,行了,我相信你就是了。”王茂良呵呵一笑,摇摇头,“誓言这种东西是最不可信的,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不枉初心!”他的声音一顿,“对了,听说你给你儿子取名立天,这里面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我记得这句子跟北宋大儒张横渠所说的几句话有些相似呀。”“不过,原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