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漫漫出嫁路(1/3)
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和着滚雷,南国大地的迎春花终于开到最盛了。
有急着争艳的红辛夷早早鼓起了花苞,可还未绽放就被人摘下来搁在熏笼上,将绿衣红裳的嫁衣染上隐隐沁香,就连琅佩也跟着沾上了暖意,服帖地侍在四纪的身侧。
今日,是她出嫁的日子。
被稳妥地戴好凤冠,四纪回头看了眼镜中的自己,那样的明媚,就连自己也觉得心动了。
这身嫁衣,她从十六岁的时候盼到了现在,终于可以穿着嫁给真正的良人,与他永结百年,受天下人恭贺。
房太后眼中含泪,不舍地替四纪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婚服,把四纪也惹得哽咽起来,“皇嫂……四纪多谢皇嫂这么多年的关照,有您这样的长嫂,四纪感念于心。”
她这一开口,让房太后彻底忍不住了,拭着泪点点头,“该是嫂子我谢你才对,这么多年要不是有你在,我都不知道会怎样。四方家能出你这样一位女儿,祖上也会高兴的。”
石珠应时地上前一步,请太后与镇国大长公主前去告祭先祖。
一路都没收住泪的房太后在看到先皇灵位后更是肝肠寸断,哭诉自己终于不负所托,见到小姑子出嫁这一天。而四纪也难得没有压抑情绪,看着皇兄、父皇和列祖列宗,百感交集,深深地拜了三拜。
她保住了海儿,守住了信国,就连咒术师的大患也稳定了,如今终于能安心出嫁。但不管嫁的多远,她永远是四方家的女儿,信国的镇国支柱。
拜辞了先祖,告别长华殿,石珠又扶着她迈入前朝,陛下正在玄昌殿里等着呢,文武百官也等着。
小皇帝四方海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一张脸早已哭花,他舍不得姑姑,就连帝王的威严也顾不上了。
不止是他,就连陈尚书、秦尚书这些老臣也感慨非常。
虽然这些年他们与四纪争执不断,甚至破口大骂。但她终究是在信国最艰难时段里,苦苦维持朝堂的不二功臣。今天,这位被耽误了四年芳华的镇国大长公主终于要出嫁,要说不动容是不可能的。
四纪被扶到大殿正中,第一次仰视高台上的龙椅。而四方海也忍不住了,哭嚎着奔下高台,扑向了四纪的怀抱,“姑姑……姑姑!”
听着海儿的哭声,四纪也心酸地难受,此番出嫁再不回头,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海儿。又不敢让他哭得太凶,蹲下身轻声哄着,“海儿,融国君对你的嘱托,没有忘吧?”
四方海摇着脑袋,哭得双肩抖动不已,“海儿没忘,姑姑说的话……也没有忘。姑姑,海儿……会想你的。”
四纪用力点点头,也不管脸上的胭脂被泪水冲淡,好不容易才让海儿撒了手,得以迈出她倾尽所有心血的玄昌殿。
在玄昌殿外,以吴中令为首的融国迎亲官员队伍,和以李将军为首的信国送亲官员队伍分别立于车马仪架的两边,为四纪的出嫁之路保驾护航。
石珠把四纪扶到马车边上,恨不得随着殿下一起去信国。四纪也明白她的衷心,紧握着她的手舍不得松口。
“信国的一切,你就多费点心。那些老臣脾气不好,但只要是忠君辅国的,你就谦让些。海儿的心疾虽是好了,但你平日里多盯着点,别让他玩疯了,再过几年也该是大人了,他得有个能教导他的人才行。”
这些话,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四纪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但石珠听着还是字字如珍,含泪点了头,“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帮您护好陛下,护好信国。”
四纪这才踏上马车,又转身叫住石珠,“若有什么事,一定要书信给我,还有,护好苏眉。”
今日四纪出嫁阵仗非凡,以苏眉的身份没法现身送行,但石珠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