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6/32)
刘传志:“……”
段勇基众人:“……”
刘传志试探性的问道:
“霍公子,你还有多少钱没用完?”
“一百多亿吧。”霍启煊摊开手,一脸无奈。
刘传志不说话了。
段勇基面皮抽搐了一下,无语至极。
石玉柱双目发光,真有钱啊!
紫銧和钫正的两位同时眼睛一亮。
好家伙,真是一打瞌睡就送枕头过来。
这么好的机会,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那个……霍公子,如果你还想投资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紫銧。”紫銧集团董事长赵伟笑道。
“还有钫正,霍公子,我们也可以尝试合作。”钫正集团董事长王轩连忙说道。
霍启煊心中暗喜,表情却很惊讶道:
“哦?两位也需要投资?”
“非常需要!”赵伟和王轩同时开口。
其他人纷纷看向这两人。
“愿闻其详!”霍启煊笑道.
第230章 国内金鸡去国外下金蛋的原因!
偌大的竹亭里,回荡着赵伟和王轩的话。
这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详细陈述了紫銧和钫正集团的内部运营情况,除了钫正之外,青华紫銧的成就同样不可估量。
青华紫銧在后世缔造出超过6000亿市值的青华芯片圈,一部分人更是几度跻身富豪榜。
与钫正集团后期的运营不良不同,紫銧集团是真正的柱国企业,很快就成为桦夏校办企业的~典范。
紫銧董事长赵伟想请霍启煊投资的是青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今年年初的时候,青华大学企业集团整合了一部分业务,打包取名青华同钫并成功上市,也就是后-来的同钫股份。
同钫股份因此成了青华大学第一家上市公司。
并且是桦夏第一家校办上市公司。
青华同钫的同钫微电子应运而生。
同钫微电子是青华大学第一家以半导体为主业的公司。
它的诞生是为了实现自主设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
也就是要实现桦夏十几亿人口第二代身份证的更换。
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证件系统工程。
此时,被寄予厚望的“工程”正在承担沪城的各类IC卡、智能卡芯片的制造任务,工艺日臻成熟。
国家希望趁热打铁,把二代身份证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都实现国产化,不让身份证芯片的设计假手外国人。
同钫微电子是四家承接二代身份证芯片设计的企业之一。
背靠青华微电子所,它要率先完成身份证芯片的定型鉴定,然后向公安部批量供货。
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工程,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资金。
但是,这关系到国民身份证的芯片信息安全,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做的。
现在有了霍启煊的投资,微电子所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同钫微电子也能抽出更多资源去研制半导体材料。
“霍公子,我就是青华电子系的毕业生,深知半导体产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对我和紫銧而言,半导体将是实现价值的最好舞台。”
“但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