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演武场东方立威 出茅庐昕阳挫雄(2/3)
文昕阳闻声鼓响,翻身上马,白马长嘶,突地向东南方向驰去!
东南二将截住文昕阳厮杀。方飞玉着翠绿上衣,外罩玻璃绿软甲,使一杆长枪,英姿飒爽。
枪是忠义的化身,古之名将常用之上阵杀敌,精忠报国。枪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他兵器难与匹敌,故称为“百兵之王”。高手用之,舞动时泼水不能进,临敌时矢石不能摧。
文昕阳与方飞玉同一师傅,同习杨家枪法。故尔知根知底。
杨家枪法叫“六合梅花三十六枪”,这三十六手枪是每三手为一路,每一手枪里又包含了一十二种变化,所以杨家枪法是以此三十六枪为母枪,变化无穷。
当年老山王杨衮走南闯北搜集到的六种古传名枪的枪法,老山王将其精要和夏家北霸六合枪的要诀融会到了自己家传的杨家梅花枪法里乃自成一家。这六种名枪为东汉姚期所传的霸王枪、三国张飞所创的桓侯枪、唐朝尉迟敬德使的鼍龙枪,是为三猛枪枪法;蜀汉赵云创的子龙枪、隋唐罗成用的梅花枪、盛唐名将郭子仪的汾阳枪,是为三巧枪枪法。杨衮把六种名枪去除繁冗,各删减为两路六手枪法,一家两路,故成一十二路、三十六手杨家枪法。
东方云精通各种兵器,从名家各派精选章法授艺弟子,这杨家枪法曾为大宋第一枪,历经后人光大,自成一体。东方云授文昕阳三猛枪枪法;授方飞玉、江上飞、黄鹂三巧枪枪法。虽同出一师,但力道、技法却截然不同。
方飞玉截击文昕阳,两枪并举,火花四溅,提、掳、拦、拿,缠、翻、圈、环,你来我往,走马四十余合,平分秋色。
李玉凤着青色软甲,怀抱强弓,远远地望着,似乎激烈地厮杀与她无关。
看台上众弟子鸦雀无声,东方云似有所悟。
一旁可累坏了监阵的魏新荷、柳月姐妹,这堂主指定的任务可不是闹着玩的。俗话说,刀剑无情,伤了哪一方都不好交代,只好来回穿梭般地盯着。
文昕阳虚晃一枪,脱离战圈,纵马狂奔。李玉凤瞧准时机,张弓搭箭,文昕阳大吼一声,舞枪护体,箭的纷纷落地。李玉凤用霸王弓,箭的力道不比一般,这一下迟滞了文昕阳奔驰速度。眼看方飞玉赶到,李玉凤再次张弓激射,三箭飞向文昕阳正面要穴。柳月“啊!”字没出口,文昕阳已抖落第一枝箭,银枪拨飞第二支箭,张口咬住第三只箭。那拨飞的箭带着劲力直射方飞玉,柳月持飞刀企图救援,险情再度发生。
方飞玉听声辩器,仰后铁尾,躲过响箭,纵马缠住文昕阳再度厮杀。文昕阳杀得性起,一招力贯枪“灵猕护脑”式旋风般地直抵方飞玉。魏新荷大惊,腾空双刀砍向文昕阳。文昕阳本能地让过刀锋,银枪力道减缓,方飞玉躲过险招。
六合枪的第一路枪,名唤“勾枪”,“勾”为“勾引”。这种枪法只用一枪制敌,靠的就是执枪勾敌冒进的妙式。使枪者将枪举至与肩等高,略做小花,待敌之械进乘机取之,为以虚引实、以实伺虚之法。这一路勾枪里含着三手枪法,头一手叫“中平枪”,第二手叫“力贯枪”、第三手叫“磨旗枪”。
“力贯枪”起式上平枪“灵猕护脑”式,又名“指南针式”,前把低、后把高至齐眉,涮枪花做虚势进枪,敌械必来虚拨,则趁势双把齐实进枪,由高降低,破敌小腹。也是无中生有枪法,即敌本无破绽,以勾枪勾出破绽矣。时必以实破虚,抢占上风,入锋力贯千钧,本无招术却能杀敌,战场可制敌一枪毕命。魏新荷身为监阵,双刀缓解文昕阳枪势,出手极妙。
这边刚落势,只见方飞玉从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