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二章 当今天下(1/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龙飞扬自重生到现在,已经两个年头了。时间就是如此匆匆,两年时间,足以发生无数的事情。

就世界而言,最为重大的事件,莫过于由普法战争后,德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三皇同盟”的成立。

其实早在1799年,就有过一个旧的“三国同盟”,当时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取得了法国领导权,带领法国人横扫欧洲大陆,控制了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荷兰,击败了普鲁士、奥地利、俄国,引起欧洲大陆的恐慌。在法国这个大敌的面前,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三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

不过当年的“三皇同盟”只是一个短暂的利益联系。1814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同盟就迅速瓦解了。亚历山大一世、弗里德里希三世和弗朗茨二世在维也纳和会上因为分赃不均还剑拔弩张。

但拿破仑百日政变时期,俄、奥、普再次形成三皇同盟,作为反法同盟的核心。1815年之后,“三皇同盟”成为有俄、奥、普三国为核心并吸收了一些中小国家的松散同盟——“神圣同盟”,旨在维护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欧洲旧秩序。

而当今,欧洲大陆的形势早已大变。普法战争胜利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了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改造,同时也造就了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

而普法战争的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了它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了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很难局部化,因此也就限定了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

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安全是一回事。所以,身为德国首相的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

187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查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

1873年,也即是今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毛奇访问圣彼得堡,德、俄签订一项军事协约。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查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187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而在大清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当然就是,镇压回民暴乱的事情了。历史上这次回族暴乱,又称陇东回民起义。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甘肃回汉两族积怨爆发,回族屠杀汉人,最终起义反清。

1862年陕西回民起义后,甘肃各地回民纷起响应。1864年,陕西回民军因受清军bi迫,陆续进入甘肃境内,甘肃回民起义的声势更加壮大。

至1865年,甘肃境内形成了4个反清斗争中心:一是马化龙领导的以金积堡(今宁夏吴忠市西南)为中心,包括宁夏府(治今银川)和陇东在内的起义地区;一是马占鳌领导的以河州(今临夏)为中心的回、撒拉、东乡族起义地区;一是先后由马文义、马桂源、马本源领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