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命的尊严(1/2)
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年龄。身穿蓝灰斜襟立领七分袖上衣,下着玄色高腰百褶裙,双腿白色长筒袜,脚上一双黑色牛筋底布鞋,两条麻花辫自然的垂落,微微的收腰,流淌着少女腰际若隐若现的妩媚。人淡如菊,清新干净。那抹淡雅的蓝,像天空一样清澈。
肩上斜跨着书包,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她一出来,仿佛整个弄堂都变的生机勃勃,充满了朝气。
她就是这户包车主人家的女儿,叫方琴。少女背着书包从巷子里石板路上朝弄堂口走去,看见正在马路边的刘浩,“刘大哥早。”少女很有礼貌的和刘浩打招呼,一段时间的接送,显然两人已经熟识。
“小琴早。”刘浩也连忙回复。将黄包车拉过来,车头放下,方琴踏着脚板坐了上去。
“坐好了,走啰。”刘浩双手抬起车把,开始前行。
中西女中在忆定盘路,前身是中西女塾,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办于1892年。1917年,中西女塾迁入沪西忆定盘路占地89亩的经家花园,宋家三姐妹都曾就读该校,是上海最有名的女子中学。
从海格路到忆定盘路要经过五条街,十几个路口,人流嘈杂,路上环境复杂,所以这家主人才包车送女儿上学。
这段时间上海的形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黄浦江上停泊的日本军舰上炮口大模大样的指着上海陆地华界方向。上海市区的日本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虹口地区,遍地的日本建筑以及大量的日本侨民。
刘浩每次经过这个地区都非常的小心,不是他不想绕路,因为这个路段是到中西女中的必经之路。此时街道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多行色匆匆,都不想在这个路段过多的停留。
从街面走过来几个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梳着扇面的发髻,脚上踏着木屐,脸上的涂的厚厚的白粉,眉毛光秃秃的,猩红的嘴唇,说话之间露出漆黑发亮的满口黑牙。幸好是白天,如果是晚上估计会把路人吓到。
传统的日本女人都是低着头,轻弯着腰,迈着小碎步低眉顺眼的样子。这几个日本女子高昂着头,一路谈笑风生,一副骄狂的模样。路上遇到中国人把脑袋举得高高的,行路的中国人还得小心翼翼的避让她们。
遇到了日本男人马上两足并拢,双手下垂,低头弯腰鞠躬,恻让一旁,显出小女人的温柔。再遇到中国人马上又换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此嚣张跋扈,刘浩心里暗骂了一声“贱人就是矫情”。
但还是低头拉着车从她们旁边走过,这时对面的街道上又走过来几个日本浪人。穿着宽大的武士服,腰里别着狭长的日本武士刀,嘴里稀里哗啦的说着鸟语,不时大声哈哈怪笑。大摇大摆的在街上横着走路,眼里藐视着街道上的路人,神情嚣张至极。
迎面一个老大爷挑着两筐蔬菜吃力的在路边走着,肩上搭着灰旧的毛巾,脸上的皱纹随着走路的步伐上下微微起伏。边走边想到;哎,今天起晚了,平常这个时候早到摊子里了,希望今天能够卖个好价钱,家里的小孙女还等着卖完菜给她买糖回去呢。
突然一声“八嘎”的的声音在前面响起,四五个打扮的怪模怪样的家伙拦在了自己跟前。老大爷看见这几个人魔鬼样的家伙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惹不起躲得起。将身形侧转,准备绕开这几个男人。
最前面的日本浪人一脚踹在老大爷的筐子上,顿时菜筐倾斜,落了一地的小白菜。后面的几个浪人还不罢休,上前将地上还沾满露水的新鲜小白菜上踩得稀烂,口里还骂道;“你滴,滚开的干活。”
可怜老大爷一大早从菜地里辛辛苦苦摘了半天的小白菜,挑了上十里路准备去集市卖钱的,现在就因为莫名的原因被这几个日本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