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3)
朱标此时才从听闻自己的死讯中缓过来,闻言又是一惊。
翰林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其职位虽然没有什么油水,却是十分关键。
太子、皇子的老师也都是从翰林学士之中选拔,已经十分靠近权利中枢了,可见其关键的。
但从建立翰林院开始,翰林学士一直皆由荐举。
朱元璋和朱标商量过好几次,为了防止官员依靠裙带关系上位,坑壑一气,所以准备颁布这道圣旨。
但这事他们昨夜才商定,这小子竟然就知道了。
朱元璋与朱标都是大惊。
朱元璋的眼中更是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陆渊却是侃侃而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贪污。郭桓的罪证有三。”
“一,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降低朝廷岁收。”
“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
这件事情他已经调查有一段时间,这个郭桓确实有问题。
但他却是没有想到,问题这么大!
朱元璋听到那巨大的数额,已经是暴怒了:“这等狗彘鼠虫!该杀!”
但他的表情又很快冷静了下来,此时却不是操心这贪官奸臣的时候。
陆渊连续说出这些隐秘的事情,对于陆渊穿越者的身份,朱元璋已经信了七成。
但如此一来,朱元璋心里便有更多的问题想要问陆渊了。
“这样,你给朕说说孙儿允炆治国如何?”朱元璋犹豫着还是问出了最想问的问题。
朱允炆原本只是庶出。
自从三年前,皇太子嫡长子朱雄英薨逝之后,不久,朱标的原配常氏也死了。
如此,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也因此成为朱元璋嫡长孙。
朱元璋看这孩子聪明好学,极其孝顺。
看着也是颇为顺眼。
若是标儿........真没了,那他还真可能传位给允炆孙儿。
虽然当着朱标的面问这个问题有些不太好,但这可是影响大明江山社稷之事,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陆渊嘴角一抽,老朱啊,你是什么不好就挑着什么问呐!
“你但说无妨!”朱元璋看到陆渊的表情,内心也是一抽。
但他认为自己经过朱标之事的打击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破防了。
“那我可就说了啊.......”
“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次年为建文元年。追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尊母其生母吕氏为皇太后........”
朱元璋还是颇为高兴的:“咱就看这孩子从小就孝顺!”
陆渊内心无语,等下看你还能笑得出来。
“建文帝把三位文臣引为心腹,听取他们的意见下诏行宽仁之政,赦免有罪之人,蠲免百姓拖欠的赋税。”
“待天下稍定,建文帝又开始担忧起来,并着手削藩。”
“他认为‘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