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南北东西,世无桃源(1/5)
时值八月,秋风起舞,草木黄落,有雁南归。
昔年屈子有言,鸟归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故而有人自天下最北而来,跨州渡江,远赴江表。
只为见见那个不曾见过的“故乡”。
江表者,即中原之外,长江以南也。
此时王准正坐在一条渡船上,船行于江中,撑船的船夫精赤着上身,哼着一支南方独有的小调。
长江虽阔,江流滚滚,一船也足横渡。
举目远望的年轻人不时抬手摸向怀中藏着的锦帕,层层叠叠的锦帕当中是那枚随着王严离乡多年却依旧如初的香囊。
当日在弹汗山下的鲜卑王庭之中,王严投火而死,也算是落了个清清白白,家国恩情两不负。
而给他这个义子留下的也唯有这个锦帕和几件旧衣物。
王准自北到南而来,既是为了见见王严口中那处与世无争的家乡,也是为了在故乡之中为他立上一座坟冢,哪怕只是衣冠冢。
“听口音郎君是自北地而来?”那撑船的汉子笑问一声。
此时王准已然收回视线,他在北地见惯了孤烟落日,初见这江南风光之时确是有些恍了心神,只是看的久了,也不过如此而已。
“某是从北地来的,自小阔别家乡,这次还是第一次南返。”王准笑道。
汉子闻言一笑,“原来是归乡。那可要多走走多看看。江南风光可与江北不同。而且咱们这江表之地虽说不如北方之地富庶,可相比中原之地却也要安稳上许多。”
于中原之人眼中,江表也算是化外之地,就如士人看不起武夫,中原之人也往往看不起江表之人。即便是朝中有些好政策,也往往落不到江东之地上。
不过倒也不是全无好处,德不及江表的好处之一便是威也不及江表,或者说是中原之地的朝臣们懒得顾及这江东之地。
故而江表之地相较中原之地要安稳上不少,虽也时有战事,可多是异族闹事。
年轻人摇了摇头,与塞外相比,无论何处都算是安定了。
撑船的汉子忽的笑了一声,“少年郎如此样貌,想来到了对岸定然会有不少女子喜爱,说来咱们江表之地的姑娘可是漂亮温婉的很。”
王准笑了笑,没有言语。
若是不好,又如何会让王严心心念念记挂了这么多年。
………………
长江以南,有地名长丰里,里中人数不多,勉强有百家而已。
许是因地处偏僻的缘故,即便这些年江东之地不如前些年安稳,可此地却少有战乱。
里中之人世代躬耕于此,极少有外人自外而入,里中的人也极少外出远游。
只有一些心怀抱负的年轻人,少年之时总是想要去外出闯荡一番,只是最后终究免不了要回到家乡。
当年自此远游而去的王严便是其中之一。
王准走在乡间的土路上,随意跺一跺脚便是尘埃四起,路上少行人,路旁两侧的野草倒是长的茂盛。
此时他已来到长丰里的里门之前,里门前有一棵大树,树上枝叶尚未枯败,树下坐着一个老人,老人正靠在树上,抬头朝他望来。
“郎君何来?小老儿是此处里长,姓周名处,里中之人我都熟识,倒是不曾见过你。”老人朝他招了招手,开口笑道。
“自北地而来。”王准迈步上前,和老人说了些王严当初和他说过的里中事,以及王严身死之事。
当中自然不曾提及王严与鲜卑的恩恩怨怨,只是说他在外不得志,最后因病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