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宗师之气(2/3)
果然没有出宇文渊的意料之外,宇文渊转头看向沈况畅然一笑,沈况则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楼下卢平礼的动作还未做完,楼上便传来了一声苍然冷笑,矛头直指卢家。
“卢老鬼,一开口就要四个,你们卢家胃口怕是大了点。”
说着,众人只见又是一道身影自二楼飘下。待看清落地那人相貌时,不少人都面露惊色。
“王长戈前辈。”有人低语道。
此刻,台中两人针锋相对,对于旁人的惊讶都恍若未闻。
自卢平礼出现在场中的那一刻起,沈况就清楚的感受到了自他身上散发而出的那种浑厚修为,他甚至从卢平礼身上感受到了一丝宗师之气。而当王长戈也出现在场上的时候,沈况便笃定他们二人绝对不是寻常的归元境大圆满。
师傅以前对沈况说过,武之一道极为讲求机缘和那么一丝运气,若是得有大机缘,破境之路几乎可以做到一路通畅,毫无瓶颈。但也有那么些机缘浅薄之人,偏就一身大修为,却始终难以破境,故而终身只能停留在某一层次上。
沈况知道,此时台中的卢平礼和那位王长戈都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早已踏足归元境大圆满多年,不论是实力还是对于武学的感悟都是之前的那些人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他们已无限接近于宗师境,但距离真正的宗师始终差着一线之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线之差便能看作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宗师何以为宗师就是他们在武之一道走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大道,那是一条只有他们自己的路,因而 强大也是无疑的。宗师身上的真气与宗师之下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没有词语可以准确的形容出那样的真气,它更像是一种虚无缥缈偏又独特的感觉,且每一位宗师身上的真气都不同,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觉也都不一样。
沈况看着场下那两人颇有些心潮澎湃。武道,武道,这才是真正的追道者。
“这样的场面的确比之前精彩不少。”沈况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争锋相对的两名前辈笑道。
闻言,宇文渊也笑了笑道:“这两人都是已踏足归元境大圆满多年的前辈,可不是之前的那些人能比的!”
心情激动归心情激动,不过对于卢家一开口就要走四个,沈况还是有些不理解的,因而他看了看两人又问道:“卢家一下子就要走了四个名额,宇文兄和姜姑娘就不怕待会儿的名额不够分了吗?”
宇文渊则不甚在意回道:“沈兄有所不知,这第一个上场的优势便就在于可以多拿名额,只要不太过分,其他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前提是他们得连赢三场,若是败了的话就一个名额都没有了。”
“那这卢家为何还敢作出头鸟不怕一无所获吗?”沈况又问。
回答沈况这一问题的是姜凝,她轻启莲唇缓缓道:“卢家的烈阳金波功和开山印在江湖上也是顶顶大名的武学,而这位卢前辈更是将两者融会贯通到了极致,所以卢前辈还有着宗师之下的第一人的称呼,在场上一众人中算是最强的几位之一了。”
姜凝说这些时,沈况的视线不自觉的看向了宇文渊身后的宗阳丘。宗阳丘似乎也感应到了沈况的视线,两人视线相对,彼此心照不宣的会心一笑。
在沈况看来,宗阳丘的实力绝对不在那卢平礼和王长戈之下。
姜凝又缓缓道:“王长戈前辈也算是当今武道大家,他不仅是晋阳王家的长老,也还是山阳书院的一位挂名教习,所以认识王前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