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大礼仪之争,仇人之子(3/5)
礼部尚书孟度率先开口,跪地对孝昌帝行大礼,说道。接着,次辅王敏也照着礼部尚书孟度的话,说了一遍。「两位爱卿免礼。」
「桓师登失势,朝廷动
乱,还需两位爱卿尽力相帮,首辅之位,按照······次序,该由王爱卿接任··
孝昌帝笑道。「臣遵旨。」
闻言,次辅王敏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躬身施礼,回道。
虽然这首辅之位,在他身上很可能之是个过度,但孝昌帝想要培养出适合接任首辅之位的官员,少说也得数年时间。
哪怕是个纸糊阁老······,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
……
……
问罪,罢官,免职,提拔。
这一套流程,孝昌帝走的很顺,一点也不像是未亲政的皇帝,反倒像是个老油条。
「皇儿,桓相被罢免······」
「是应该的。」
「但能否给个体面,让他辞官回乡,在乡里养老。」
李太后看到桓师登被宦官压下了殿宇,神色一急,偏头看向孝昌帝,眼底透露出了几分的恳求之色。
一旦桓师登被处死。
那么,她这后党还能有几日的威风,就难以知晓了。
「太后,桓相之事,不过是小事,自有三法司会审。」「如今更重要的是我朝国运,奉陵是否迁坟······」
礼部尚书孟度见孝昌帝处境不妙,立即开口,用这个借口堵住了李太后的嘴。
「是极。「国运更重要。」
「皇嫂还是该议此事。
徐氏皇族几人,也开口帮了腔。
后党失势,对他们亦有利,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王敏、孟度这两个文官领袖的阵线是一样的。
「贫道时间有限,不会在凡俗久留,还望诸位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是迁坟还是不迁?」
徐行亦开口助阵道。
桓师登在凤溪国内是权相,但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随手可灭的凡夫俗子,并不会太过在意。
他自然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谓的小事上。
议讨迁坟。
不过是他故意推进的一个「大礼议」之争。
借此从徐氏皇族中,挑选出一批孝心有嘉的皇子皇孙,跟随他一同前往东凰州北荒,另建国度······。
「孝昌帝,虽有明主之相,不过······我要的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而是合格的后代子孙······」
「帝王手腕于我不值一提。」
「不知这两难之事,你该会如何选?」
徐行以袖掩面,仰脖喝酒的空档,目光微闪数下,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孝昌帝和其他的徐氏皇族。
出题之人是他这个太祖。
其他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个「孝」字。
固然遵「孝」,不见得是真孝顺,但若是连孝章皇后的遗诏都违背了······,就是连一点孝心也无了。
听此。
李太后只得偃旗息鼓,不再复提桓师登之事。
「迁坟一事,几位皇叔以为如何?如何去处置?」
主持大局的权力,由李太后落到了孝昌帝手上,孝昌帝也不客气,稍稍斟酌片刻后,就开口和皇族三王商讨起了这件事。
「不能迁!」
「孝章皇后既留有遗诏,我等擅自迁坟,还算什么龙子龙孙··-->>